[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变压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6386.6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4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戴富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丰德立兴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08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姜建华 |
地址: | 341699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外箱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多功能的变压器箱,包括包装箱主体,包装箱主体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壳,卡壳的内壁紧贴有卡条,卡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封闭门,封闭门通过合页与包装箱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封闭门的下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条与卡壳,能够减少灰尘从封闭门的缝隙处进入包装箱主体的内部,从而避免积累过多的灰尘降低变压器主体的散热强度,而通过封闭门上风扇,可加强变压器主体的散热强度,并且封闭门上的散热装置也便于工作人员清理或者更换,相比传统的包装箱,该包装箱不仅散热效果好,而且还为工作人员在清理或者更换散热装置上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外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变压器箱。
背景技术
变压器作为一个改变交流电压的重要装置,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变压器外箱,是一种对电压器起保护作用的装置,通常是将变压器置入变压器外箱内进行固定放置,再将变压器连同变压器外箱一起安装在所需安装的地点,可以使其避免直接受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损害,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目前,包装变压器的外箱的箱门普遍都只是一块铁制门板,在长时间使用中,灰尘容易从门板的缝隙中进入箱内,从而影响内部变压器的散热新效果,即使箱子内部装有散热装置,但是装在箱子内部的散热装置跟变压器连在一起,不易清理与更换,一旦散热装置损坏,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变压器箱,具备散热效果好且便于清理和更换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包装箱散热效果差,且散热装置难以清理与更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的变压器箱,包括包装箱主体,包装箱主体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壳,卡壳的内壁紧贴有卡条,卡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封闭门,封闭门通过合页与包装箱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封闭门的下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的内壁卡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的左侧设置有散热装置,包装箱主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条,封闭门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与凸条相适配,凸条的表面设置有门锁,包装箱主体内壁向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变压器主体,通过卡条与卡壳,能够减少灰尘从封闭门的缝隙处进入包装箱主体的内部,从而避免积累过多的灰尘降低变压器主体的散热强度,而通过封闭门上风扇,可加强变压器主体的散热强度,并且封闭门上的散热装置也便于工作人员清理或者更换,相比传统的包装箱,该包装箱不仅散热效果好,而且还为工作人员在清理或者更换散热装置上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的变压器箱,其中第一固定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柱,第二矩形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槽,卡槽与卡柱相适配,且第一固定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主要是为了防止灰尘和小虫进入包装箱主体的内部,而通过卡槽与卡柱,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拆下第一固定架,因此为人们在清理或者更换散热装置和过滤网时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的变压器箱,其中封闭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遮挡片,遮挡片位于第二矩形槽的正前方,遮挡片能够减少灰尘直接落到过滤网上,当散热装置把热风从包装箱主体的内部带出时,其风会顺着遮挡片的内壁向下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的变压器箱,其中第二固定架的呈“口”字型,且第二固定架的表面开设有间隙相同的小孔,通过第二固定架的结构,增大了第二固定架的散热面积,进一步的加快了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的变压器箱,其中封闭门的上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封闭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表面与透明玻璃的背面相贴,固定框是安装与加固透明玻璃的主要构件,通过透明玻璃能够随时观察包装箱内变压器的工作状态,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步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的变压器箱,其中包装箱主体的左侧表面开设有间隙相同的散热孔,且散热孔呈六十度向上倾斜,散热孔主要是起散热作用,而向上倾斜的散热孔则是为了避免灰尘直接从散热孔落入包装箱主体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丰德立兴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信丰德立兴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6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