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自动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6180.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3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奇;杨双旭;谷晨昊;刘法枝;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穿式 涡流 检测 探头 自动 移动 装置 | ||
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自动移动装置包括框架(2)、前支撑轮(4)、后支撑轮(5)、压紧轮(3),直流减速电机(6)、卷带(1)。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的探头固定部分压紧轮(3)及卷带(1);给卷带(1)提供动力固定在框架上的直流减速电机(6);可配合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检测管件的缺陷,通过两个压紧轮(3)与直流减速电机(6)的配合使卷带(1)可以自由伸缩并且可以使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停留在任意位置上。使用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自动移动装置检测时不但能实现快速均匀移动,还能消除常规检测时人手持探头时所不可避免的抖动,从而使测量信号更准确,有效克服缺陷的漏检和误判等问题,实现管件缺陷检测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电磁检测领域的技术应用,具体内容为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自动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涡流检测技术在现代石油化工行业生产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压力管道广泛应用于石化行业,管道内裂纹、腐蚀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常见的缺陷,其进一步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目前对管道缺陷的先进检测方法主要有射线、漏磁、超声波、声发射、涡流等等。涡流法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不需要对工件进行前处理和中间媒介,可实现非接触性检测,检测便捷快速且环保,但是手动移动探头进行检测时,手的抖动不可避免的会对探头检测效果产生影响及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装置的目的在于,使检测时不但快速均匀地自动检测,还能消除常规检测人手持探头时所不可避免的抖动,从而使测量信号更准确,有效克服缺陷的漏检和误判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自动移动装置,利用卷带(1)作为内穿式探头的移动载体,内穿式探头的移动通过卷带(1)的拉伸实现。通过两个压紧轮(3)与直流减速电机(6)的配合使卷带(1)可以使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停留在任意位置上。卷带(1)移动的动力来源于一个直流减速电机(6),直流减速电机(6) 上方固定有两个压紧轮(3),卷带(1)被压紧在压紧轮(3)与电机轴上的U型轮间。两个压紧轮(3) 前后放置,能利用压紧力控制卷带的进退。为避免卷带(1)在收回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脱轨的问题,于是在两个压紧轮(3)的轮间隙两侧各加装一个挡片,将卷带限制在压紧力与U型轮有效工作区域内有效解决了卷带脱轨的问题,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自动移动装置主视图;
图2为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自动移动装置侧视图;
图3为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自动移动装置俯视图;
1-卷带、2-框架、3-压紧轮、4-前支撑轮、5-后支撑轮、6-直流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将被检测管件放在前支撑轮(4)、后支撑轮(5)上,直流减速电机(6)由变压器供电,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被固定在卷带头部,打开电源开关,直流减速电机(6)开始转动,将卷带(1)从卷带盒中抽出,带动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伸入管道中,检测完成后通过开关之间的组合连接,可以实现直流减速电机(6) 的反向转动,内穿式涡流检测探头被从管道内抽出,检测工作完成。
此外,本说明书将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实施过程并非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是为清楚起见,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局部修正,以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61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 下一篇:基于悬浮填料生物膜技术的溴系阻燃剂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