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15526.8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8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韦霜;卢茂强;赵彬辰;杨艳丽;邓春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B01D29/50;B01D29/01;B01D29/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003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绿化带 净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顶层过滤网格,所述顶层过滤网格的底部一侧焊接有侧面过滤网格,所述侧面过滤网格的两侧均固定有移动杆,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开设有滑槽,该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如遇暴雨天气时,路面水流过多下凹路面过多积水时,可以拉动移动杆向滑槽上方移动,并在固定槽口固定移动杆,因为移动杆和侧面过滤网格进行焊接,侧面过滤网格与顶层过滤网格进行焊接,侧面过滤网格与装置主体之间开启一个4.5cm的开口,且小于4.5cm开口的垃圾会顺带进入装置主体内,4.5cm以上的垃圾会被进行过滤,且进水量和过滤步骤增加,减少堵塞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全国内涝灾害的报道屡见不鲜,传统城市排水方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海绵城市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其中市政道路海绵城市建设属于海绵城市重要的项目建设类别之一,但同时市政道路海绵城市建设可采用的措施较为单一,且存在一定问题:海绵型市政道路普遍采用路缘石开口的形式,无论雨量大小,统一将机动车道雨水引至下凹绿化带进行自然消解,过量雨水再通过下凹绿化带内溢流口排入市政管网。
现有的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遇到暴雨天气时,大多收水装置并不是因为排水系统原因而造成堵塞,大多是因为进水处收水堵塞,水流受阻引起路面积水,且堵塞物不容易处理,现有的收水装置,在雨后清洗树叶、垃圾等不便于将工具伸进清除,通过分阶式过滤垃圾,垃圾反而不容易清除,不能够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遇到暴雨天气时,水流受阻引起路面积水和雨后清洗树叶、垃圾等不便于将工具伸进清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顶层过滤网格,所述顶层过滤网格的底部一侧焊接有侧面过滤网格,所述侧面过滤网格的两侧均固定有移动杆,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开设有滑槽,且所述移动杆于滑槽中滑动配合,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下方固定有第一曲曲型过滤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下方开设有细密过滤网,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一侧连接有滤水径道,且所述滤水径道位于细密过滤网的下方,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净水槽,所述净水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二曲型过滤板,所述净水槽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净水槽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二转轴连接有保护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滤水径道与净水槽之间相互连通,且滤水径道的出水端流向第二曲型过滤板的凹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槽向上移动5cm后开设有固定槽口,且侧面过滤网格的最高上升距离是4.5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保护盖的顶部开设有缺口,且其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保护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滤水径道与净水槽焊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所述顶层过滤网格和侧面过滤网格与第一曲型过滤板、第二曲型过滤板的过滤孔径逐渐减小。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未经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55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转臂支撑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钩藤切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