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5334.7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0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于莲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莲贞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2/10;B02C23/18;B08B15/04;B01D46/1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研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卡接有两个轴承,且四个轴承两两卡接在两个转轴的外表面,且两个转轴背面一端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齿轮a和齿轮b,所述齿轮b和齿轮a相啮合,齿轮b所在的转轴与驱动电机a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a固定安装在防护壳的内侧壁,防护壳固定安装在壳体的背面;通过设置粉碎辊、粉碎轮、齿轮a、齿轮b、转动辊和固定辊,利用齿轮a和齿轮b带动两个粉碎辊相对转动,进而带动错位安装的粉碎轮对中药进行初步研磨粉碎,同时转动辊在固定辊内部转动配合固定辊对经过初步研磨的中药进行二次研磨粉碎,粉碎效果好,提升研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中药粉碎时需要进行研磨作业。
现有的中药研磨作业研磨效率低,研磨效果不好,体积较大的中药难以被彻底研磨粉碎,进而影响后期的使用,同时在研磨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粉尘溢出不仅会影响环境,同时粉尘中掺杂的药粉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研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卡接有两个轴承,且四个轴承两两卡接在两个转轴的外表面,且两个转轴背面一端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齿轮a和齿轮b,所述齿轮b和齿轮a相啮合,所述齿轮b所在的转轴与驱动电机a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a固定安装在防护壳的内侧壁,所述防护壳固定安装在壳体的背面,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粉碎轮,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还焊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b,所述驱动电机b的输出轴与转动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位于固定辊的内部,所述固定辊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固定辊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下表面正对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加料斗,所述壳体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腿,所述壳体的右侧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驱动电机a和驱动电机b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抽风机的进风管穿过壳体左侧面卡接的管套延伸至壳体内部并固定安装有抽尘罩,所述抽风机的出风管穿过收集筒上表面卡接的管套b延伸至收集筒内部,所述收集筒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左侧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粉碎辊、粉碎轮、齿轮a、齿轮b、转动辊和固定辊,利用齿轮a和齿轮b带动两个粉碎辊相对转动,进而带动错位安装的粉碎轮对中药进行初步研磨粉碎,同时转动辊在固定辊内部转动配合固定辊对经过初步研磨的中药进行二次研磨粉碎,粉碎效果好,提升研磨效率,通过设置抽尘罩、收集筒和滤网,利用抽尘罩来抽取研磨过程中溅起的粉尘,利用收集筒上的滤网来对气体过滤避免粉尘中的药物粒子溢出而浪费,利用螺栓对滤网安装便于后期拆卸清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完善功能多样性。
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电机a和驱动电机b的型号均可以为YE2-112M-4,所述抽风机的型号可以为FT35-1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粉碎轮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粉碎轮分别相互错位安装在两个粉碎辊的外表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若干个粉碎轮相互错位安装在两个粉碎辊的外表面进而使得两个粉碎辊在齿轮a和齿轮b的带动下相对转动时能够带动粉碎轮同步转动,进而可以对中药进行初步碾压粉碎,粉碎效果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倒V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莲贞,未经于莲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5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抗渗仪校准装置
- 下一篇:擦胶版收纳吹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