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碰感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15041.9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1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幸愈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市成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1/18 | 分类号: | G01L1/18;G01L9/06;G01L19/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洋 |
| 地址: | 514000 广东省梅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碰感应器,包括感应主体,所述感应主体的前表面装设有感应触片,所述感应主体上装设有引角,所述感应主体的两侧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感应主体的两侧连接插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插设在散热槽内,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一体式的旋座,所述旋座内旋接有固定螺钉;在该感应器的侧表面开设有散热槽,散热槽内插设旋接有散热片,散热片上开设有散热凹槽,当感应器在工作时通过散热片可更好的进行散热,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将该感应器上的引角改设为可转动收放的结构,在使用装设前可将引角翻转收放,防止引角挤压弯曲,使用时摆正引角进行连接装设即可,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碰感应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碰感应器。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接收信号或刺激并反应的器件,能将待测物理量或化学量转换成另一对应输出的装置。用于自动化控制、安防设备等。感应器的应用感应器的应用领域涉及机械制造、工业过程控制、汽车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专用设备等。触力传感器根据埋入硅片的压电电阻,在其受到任何外力而挠曲时,其电阻会增加的原理工作。该传感器通过不锈钢球,将施加的力直接集中到硅-传感元件上,电阻值的变化是随施加力的大小而成比例的变化。电路电阻的变化致使MV输出电平也作相应的变化,触力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医疗用输液泵、可移动的非倒装压力泵、堵塞物探测、肾透析机、负载和加压传感、可变张力控制模拟、机器人端部感应器、线焊设备等许多场合。
现有的触碰感应器,通常该感应器在使用时,该原件装设在线路板上,与感应电路配套使用,感应器具有调节信号的作用,由于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定的温度,若温度过高,装置内部的线路等容易加快老化,减少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该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触碰感应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碰感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触碰感应器,通常该感应器在使用时,该原件装设在线路板上,与感应电路配套使用,感应器具有调节信号的作用,由于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定的温度,若温度过高,装置内部的线路等容易加快老化,减少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该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碰感应器,包括感应主体,所述感应主体的前表面装设有感应触片,所述感应主体上装设有引角,所述感应主体的两侧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感应主体的两侧连接插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插设在散热槽内,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一体式的旋座,所述旋座内旋接有固定螺钉,所述散热片通过固定螺钉旋设固定。
优选的,所述引角的一端转动装设在感应主体上,所述引角的一端内侧装设有弹性触片,所述感应主体的内侧边缘处装设有接触转轴。
优选的,所述接触转轴上开设有轮齿,所述弹性触片与轮齿通过啮合装设。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云母片结构。
优选的,所述感应主体的两侧均对称装设有两片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凹槽。
优选的,所述感应主体的两侧对称装设有四个引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在使用装设时,在该感应器的侧表面开设有散热槽,散热槽内插设旋接有散热片,散热片上开设有散热凹槽,加大散热片的表面积,在使用时可更好的散热,当感应器在工作时通过散热片可更好的进行散热,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2)将该感应器上的引角改设为可转动收放的结构,在使用装设前可将引角翻转收放,防止引角挤压弯曲,影响感应器的使用装设,使用时摆正引角进行连接装设即可,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市成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梅州市成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50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