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备红外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14801.4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5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黄川;赵云云;王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冈山电厂 |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H04N5/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4300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红外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备红外检测装置,包括手柄和主体,主体左侧设有手柄,手柄左端中间开设有充电口,手柄前方左侧中间设有开通讯接口,手柄上方右侧中间设有开关,手柄内部中间设有蓄电池,主体上方左侧中间设有触控屏,触控屏右侧上方设有显示屏;本一种设备红外检测装置,通过蓄电池提供电力,保证检测装置运行稳定,通过红外焦平面传感器探测、识别和分析物体红外信息,保证检测的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通过传感器配合红外焦平面传感器在检测过程中保证检测信息的准确性,并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热成像信息,通过开关切换视频拍摄,将热成像红外信息通过触控屏发送至数据平台,便于管理人员进行调取查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备红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任何有温度的物体都会发出反映物体本身温度的红外线,而这些红外线是不能被人的肉眼观察到的;
目前已经发展相当成熟的红外成像技术为人们观察这些红外线提供的手段,观察红外线的目的是获取物体的温度,设备的异常变化都是从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通过温度的变化预测设备的状态已经有应用,将红外成像技术用于设备巡检工作,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成本、也提高了巡检的效率,提高了设备检修的管理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红外检测装置,具有自动检测热成像、自动记录数据、自动上传、高稳定性、信息传送及时性、操作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备红外检测装置,包括手柄和主体,所述主体左侧设有手柄,所述手柄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上,所述手柄左端中间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通过卡件固定在手柄上,所述手柄前方左侧中间设有开通讯接口,所述手柄上方右侧中间设有开关,所述开关通过螺钉固定在手柄上,所述手柄内部中间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螺钉固定在手柄内壁,所述主体上方左侧中间设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上,所述触控屏右侧上方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上,所述主体内部左侧上方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内壁,所述控制器下方设有内部存储器,所述内部存储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内壁,所述控制器右侧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内壁,所述处理器下方设有只读存储器,所述只读存储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内壁,所述只读存储器下方设有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内壁,所述主体右侧内部上方设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内壁,所述光线传感器下方设有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所述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内壁,所述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下方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内壁,所述距离传感器下方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内壁,所述重力传感器下方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内壁。
优选的,所述手柄外侧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为网格状。
优选的,所述通讯接口为USB2.0、Type-c和OTG。
优选的,所述触控屏支持多点触控,支持手套或湿手操作。
优选的,所述开关通过线缆连接蓄电池,所述开关通过线缆分别连接触控屏、显示屏、摄像头、重力传感器、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触控屏通过线缆分别连接摄像头、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控制器、内部存储器、处理器和只读存储器。
优选的,所述触控屏型号为:Flir E40,所述显示屏型号为:IPS FHD,所述重力传感器型号为:LC201-25,所述红外焦平面传感器型号为:UL 04171,所述光线传感器型号为:TSL2584TSV,所述距离传感器型号为:TF03,所述蓄电池型号为:02KQ0019-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冈山电厂,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冈山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4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