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肥生产用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4730.8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1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潘韦超;潘伟强;王修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岱绿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90 | 分类号: | C05F17/90;C05F17/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62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肥 生产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肥生产用培养装置,涉及菌肥方面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设置有两个,培养罐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之间,培养罐上端开口,培养罐的上表面焊接有下圆环,下圆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上圆盘,机电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培养罐可以将菌肥全部倒出,不仅出料方便,而且出料快,且出料彻底,菌肥无残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肥方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菌肥生产用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菌肥,亦称生物肥、生物肥料、细菌肥料或接种剂等,菌肥形象说来就是“菌加肥”,因为菌肥一方面含有有机质、氮、磷、钾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产品中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有益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繁殖,起到改良土壤、防治病害等功能。
菌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培养装置来进行发酵培养,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培养装置在出料的时候都比较麻烦,出料不够彻底,培养装置总会残留一些菌肥,造成菌肥的浪费,而且培养装置也不方便清洗,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菌肥生产用培养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肥生产用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菌肥生产用培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设置有两个,培养罐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杆之间,培养罐上端开口,培养罐的上表面焊接有下圆环,下圆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上圆盘,下圆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层橡胶密封圈,培养罐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机电仓,机电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培养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圆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另外的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装置电机、搅拌叶片、转杆和固定杆,电机的底座端固定连接在机电仓的内底面,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转杆的一端,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杆的中部,固定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培养罐的内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直杆、滑桶、横杆和U型限位框,直杆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直杆上滑动连接有滑桶,滑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U型限位框,滑桶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设置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培养罐的侧壁设置有压力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当菌肥培养完毕后进行出料的时候,将上圆盘上的螺丝拧下来,将上圆盘取下,通过把手转动培养罐,转动至菌肥可以从培养罐的开口处流出,继续转动把手,可以将菌肥全部倒出,不仅出料方便,而且出料快,且出料彻底,可以将所有菌肥都倒出来,菌肥无残留,同时直接打开上圆盘,方便对培养罐内部进行清洗和消毒。
2.本实用新型中启动电机,使得转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菌肥进行搅拌,防止菌肥结成团,同时也使得菌肥原料和菌类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板;2、支撑杆;3、培养罐;4、下圆环;5、上圆盘;6、压力表;7、机电仓;8、把手;9、电机;10、搅拌叶片;11、转杆;12、固定杆;13、直杆;14、滑桶;15、横杆;16、U型限位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岱绿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岱绿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4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缝纫波纹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无人机倾斜摄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