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容易退线的疝气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4517.7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华;李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春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汪劲松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易 疝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易退线的疝气针,包括顶杆、握柄、针套、针芯、转动筒;所述握柄为圆柱形空腔,针套安装在握柄的一端,握柄安装在针套内且在针套的轴线上,握柄的一端伸入握柄内与转动筒连接,所述顶杆的一端在握柄内与转动筒连接,另一端伸出握柄远离转动筒的一端,所述顶杆能够通过对转动筒实施轴向的挤压使转动筒带动针芯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芯的端头设置两个上行和下行的凹槽使结扎线在凹槽内始终在凹槽的最深处,在凹槽退线时也能够及时退出,增加了手术效率,并通过针套将不用的凹槽覆盖,防止疝气针在使用时两个凹槽混乱导致凹槽内的先退出困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易退线的疝气针。
背景技术
目前的疝气手术,需要做两个切口穿刺戳卡以此建立两个操作通道。疝针从其中一个操作通道进入并刺破腹膜,将结扎线留于腹腔内。退出疝针到体外后,再取另一钩针穿刺腹壁从另一个操作通道将预留的结扎线带出体外结扎关闭疝环。现有的疝气针均只有一个凹槽做为进线以出现的沟槽,凹槽的形状将导致结扎线不容易退出凹槽,影响手术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易退线的疝气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容易退线的疝气针,包括顶杆、握柄、针套、针芯、转动筒;所述握柄为圆柱形空腔,针套安装在握柄的一端,握柄安装在针套内且在针套的轴线上,握柄的一端伸入握柄内与转动筒连接,所述顶杆的一端在握柄内与转动筒连接,另一端伸出握柄远离转动筒的一端,所述顶杆能够通过对转动筒实施轴向的挤压使转动筒带动针芯旋转。
所述针套与握柄固接处设置有接头,接头为锥型。
所述针套的末端开口一侧加工有挡板。
所述针芯的尖端相对的两侧上分别加工有下行沟和上行沟。
所述转动筒通过装配槽安装在握柄内,所述顶杆通过密封套和限位环安装在握柄内,所述装配槽固定在握柄的侧壁上,装配槽内设置为圆柱空腔,空腔的一端安装有挡环另一端设置为敞开口。
所述限位环固接在握柄的侧壁上,密封套安装在顶杆和握柄之间且在顶杆伸出握柄一端的开口处。
所述顶杆的一端加工有限位件和拨杆,顶杆的中部加工有凸台在密封套和限位环之间,凸台和限位环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限位件和拨杆分别与转动筒的内部和外壁接触,所述限位件上端固接在顶杆的一端,限位件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加工有限位槽,两个限位槽的相邻侧均通过两个方向相同的导向槽连接,导向槽所述拨杆通过圆盘固接在顶杆的侧壁上,拨杆为两个形状相同且相对安装的弧形块,弧形块下端依次加工有三角凸起,拨杆的底部加工为倾斜面。
所述转动筒的外壁上加工有两个限位筒,限位筒的上端面延其圆周向加工有斜滑面,限位筒较高的一端侧面加工有对接斜面,另一侧面加工有限位台,滑台相对的内壁顶端均加工有一个固定限位块,两个斜滑面的斜面方向相同。
所述斜滑面和导向槽的坡度和方向均相同。
所述导向槽的顶端低于限位槽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针芯的端头设置两个上行和下行的凹槽使结扎线在凹槽内始终在凹槽的最深处,在凹槽退线时也能够及时退出,增加了手术效率,并通过针套将不用的凹槽覆盖,防止疝气针在使用时两个凹槽混乱导致凹槽内的先退出困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杆与转动筒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春华,未经郑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4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刷头的电动牙刷
- 下一篇:可移动式羊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