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透光骨科接骨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14498.8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9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包作伟;包天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久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韩冬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骨科 接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透光骨科接骨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架和夹紧板,固定架是由夹紧环和连接杆组成,且夹紧环的横截面形状为C形,且夹紧环竖直相对设置,夹紧环水平相对设置有四个,且夹紧环的上下相对端面上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杆,夹紧环之间竖直连接有夹紧板,且夹紧板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利用夹紧板上的固定螺耳与夹紧环上的连接螺耳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从而对患者骨折处进行限位固定,然后在对患者处进行光照检查时,通过拆卸夹紧板上的固定螺耳与夹紧环上的连接螺耳,进而减少照光时对光线的阻隔,从而避免现有的连接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同时接骨板开孔设计导致接骨板的强度降低,从而不利于保证接骨板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接骨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透光骨科接骨板。
背景技术
接骨板是带孔板状骨折固定器件,现有的外用接骨板便于受伤的骨头进行定位塑形,现有的接骨板通常采用金属为材料。接骨板在使用后,通常通过X光来观察骨骼愈合的程度及接骨板的位置,由于金属材料在X光下不可透,导致上述的接骨板在使用后,X光只能观察接骨板的位置,而不能观察骨骼愈合的程度。
现有公开号为CN20630401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透光骨科接骨板,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弧形板两端设置有外伸端,所述外伸端的端部设置有凸起连接带,对应的外伸端通过卡块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弧形板的弧形中部通过螺纹段螺纹旋紧有弧形卡板,所述螺纹段通过限位螺母固定在弧形板上,所述弧形卡板内弧壁上设置有涂药层;所述弧形板上沿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透光孔槽。
但是,上述的这种目前的可透光骨科接骨板在使用时不方便,固定连接的方式采用卡紧,连接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同时接骨板开孔设计导致接骨板的强度降低,从而不利于保证接骨板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透光骨科接骨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透光骨科接骨板,包括固定架和夹紧板,固定架是由夹紧环和连接杆组成,且夹紧环的横截面形状为C形,且夹紧环竖直相对设置,夹紧环水平相对设置有四个,且夹紧环的上下相对端面上均固定焊接有连接杆,夹紧环之间竖直连接有夹紧板,且夹紧板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可透光骨科接骨板,进行骨科塑形固定时,首先将相对设置的固定架相对固定在患者的腿部,然后通过固定架两端的夹紧环竖直固定有螺孔耳板,并且夹紧环竖直相对设置的螺孔耳板通过卡紧螺栓卡紧连接,从而卡紧病人的腿部,然后在夹紧环之间的连接杆之间设置夹紧板,并且夹紧板外端面的上下两端均水平固定有固定螺耳,并且夹紧板上的固定螺耳与夹紧环上的连接螺耳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从而对患者骨折处进行限位固定,然后在对患者处进行光照检查时,通过拆卸夹紧板上的固定螺耳与夹紧环上的连接螺耳,进而减少照光时对光线的阻隔,从而避免现有的连接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同时接骨板开孔设计导致接骨板的强度降低,从而不利于保证接骨板的强度。
较佳的,夹紧环的两端均竖直固定有螺孔耳板,且夹紧环竖直相对设置的螺孔耳板通过卡紧螺栓卡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通过夹紧环竖直相对设置的螺孔耳板通过卡紧螺栓卡紧连接,从而方便根据具体患者的夹持需求进行固定卡持,提高使用的灵活性,与卡持的稳定性。
较佳的,夹紧环外侧端面上水平固定有连接螺耳,且连接螺耳沿夹紧环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通过夹紧环外侧端面上水平固定有连接螺耳夹紧环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便于连接固定沿圆周方向设置在夹紧环之间的夹紧板。
较佳的,夹紧板外端面的上下两端均水平固定有固定螺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久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久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44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