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潜式料槽维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3937.3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6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敦平;崔巍;乔东潘;李坤;于东生;周东;尹京全;边松松;陈怀举;王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环装备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环卫集团环卫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亚辉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潜式料槽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潜式料槽维修车,包括:基座;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滚轮,第一电机固定在基座上,滚轮安装在第一电机上,第一电机可驱动滚轮在行走轨道上行走;直梯机构,直梯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直梯和第一传动结构,第二电机固定在基座上,第二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与直梯相连,以使第二电机驱动直梯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中大型垃圾转运维修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维修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潜式料槽维修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通常生活垃圾在各个回收站回收后会运送到大型的垃圾站。大型的垃圾站包括大型的卸料槽,垃圾倒入垃圾坑内再进行进一步地转运、处理。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直梯放入卸料槽内,工作人员通过直梯进入卸料槽内,这样的操作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卸料槽内湿滑,放置直梯容易滑倒,这样对工作人员产生了不安全因素。卸料槽偶尔会发生堵料的情况,此时可借助直梯向下捅垃圾,达到疏通卸料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潜式料槽维修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大型垃圾转运站维修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潜式料槽维修车,包括:基座;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滚轮,第一电机固定在基座上,滚轮安装在第一电机上,第一电机可驱动滚轮在行走轨道上行走;直梯机构,直梯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直梯和第一传动结构,第二电机固定在基座上,第二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与直梯相连,以使第二电机驱动直梯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轮和与第一齿轮相适配的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二电机上,第一齿条安装在直梯上。
进一步地,基座包括基座主体和操作平台,操作平台设置在基座主体上。
进一步地,基座还包括滑槽,滑槽固定在操作平台上,滑槽与直梯配合以防止直梯脱离基座。
进一步地,基座还包括围栏,围栏设置在操作平台上。
进一步地,基座还包括水平行走结构,水平行走结构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二传动结构,第三电机固定在操作平台上,第三电机与第二传动结构相连,第二传动结构与基座主体相连,以使第三电机驱动直梯沿垂直于行走轨道的方向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第二齿轮固定在第三电机的转轴上,第二齿条固定在基座主体上。
进一步地,基座主体上设置导向杆,操作平台上设置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套。
进一步地,滚轮为两组,行走轨道包括相平行设置的两根,两组滚轮分别与两根行走轨道相配合。
进一步地,电机为两台,两台电机分别与两组滚轮相配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大型的垃圾坑上方设置有半潜式料槽维修车,工作人员进入垃圾坑的时候,只需要站立在直梯上,通过控制第二电机上下移动进入到垃圾坑内。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移动能够实现半潜式料槽维修车所在垃圾坑上方的位置,对垃圾坑内的垃圾进行疏通等操作,这样大大地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中大型垃圾转运维修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半潜式料槽维修车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半潜式料槽维修车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环装备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环卫集团环卫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环装备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环卫集团环卫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3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