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猴头菇孢子粉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2993.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9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勇;方丽金;郑秋芳;叶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拓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猴头菇 孢子 临界 流体 萃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孢子萃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猴头菇孢子粉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其包括萃取罐和出口设置于萃取罐内腔的造粒罐;造粒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螺纹轴,螺纹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壳体的底板,底板设置若干通孔;螺纹轴固定套接有设有若干通孔的滑板,滑板侧壁设有可插入壳体侧壁设置的环形滑槽滑动的凸块;螺纹轴螺纹连接有压力板,压力板设有可插入壳体侧壁设置的竖直滑槽的滑块;壳体侧壁位于滑板的上方设有进料口。本申请对孢子粉进行造粒后再送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罐进行萃取,能够防止较细的孢子粉随萃取流体一起通过管路进入后续分离釜或者堵塞管路导致萃取失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孢子萃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猴头菇孢子粉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质 26.3 克,是香菇的二倍。它含有氨基酸多达 17 种,其中人体所需的占 8 种。每百克猴头含脂肪 4.2 克,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另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猴头菇有增进食欲,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白细胞等作用。故可以使人体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猴头还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对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疗效。近年来,在抗癌药物筛选中,发现其对皮肤、肌肉癌肿有效。所以常吃猴头菇,无病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
孢子是猴头菇的有性繁殖体,好比农作物的种子,猴头菇的孢子着生在菌刺表面子实层的担子上,称为担孢子。子实体成熟后,会从针状菌刺的子实层上散出几亿到几十亿个担玸子。
在防病治病方面,孢子效果毫不逊于猴头菇子实体或猴头菇菌丝体,孢子质地坚硬、耐酸碱、极难氧化分解,为了提高人体对孢子活性成分的吸收、利用,通常要对孢子破壁后将营养物质萃取出来。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某些特殊天然产物具有特殊溶解作用,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当然,对应各压力范围所得到的萃取物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最佳比例的混合成分,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则完全或基本析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所以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过程是由萃取和分离组合而成的。
但由于破壁后的孢子粉颗粒太细,萃取时孢子粉容易随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和完成萃取的流体一起通过管路进入分离釜或者堵塞管路导致萃取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猴头菇孢子粉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猴头菇孢子粉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包括设有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口和萃取流体出口的萃取罐,还包括造粒罐,所述造粒罐的出口设置于所述萃取罐内腔;所述造粒罐包括圆柱形的壳体以及竖直设置于壳体内的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轴承设置于壳体的底板,所述底板设置若干通孔形成所述造粒罐的出口;所述螺纹轴固定套接有设有若干通孔的滑板,所述壳体侧壁靠近底板的部分设有环形滑槽,所述滑板侧壁设有可插入环形滑槽滑动的凸块;所述螺纹轴还套接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与螺纹轴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侧壁设有竖直滑槽,所述压力板设有可插入所述竖直滑槽的滑块;所述壳体侧壁位于滑板的上方设有进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拓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拓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2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氢化流化床微孔板分布器
- 下一篇:一种水系灭火药剂制造用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