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板上、下层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2291.7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9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姚守涛;尹家武;章军;丁华洋;沈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下层 钢筋 保护层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板上、下层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包括一个面筋支撑凹槽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对称支腿、两个后支点、两个底筋支撑凹槽、两个前支点,两个对称支腿的顶端分别与面筋支撑凹槽的两端连接,对称支腿的底端连接至后支点的一端,后支点的另一端连接至底筋支撑凹槽的一端,底筋支撑凹槽的另一端连接至前支点的一端;该装置保证楼板上、下层钢筋的设计受力位置,防止板面筋因踩踏造成钢筋变形和移位,且本装置不易倾覆,能够同时控制楼板厚度和双层钢筋保护层厚度,方便施工,提高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楼板上、下层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对于控制板底及板面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普遍做法是采用混凝土垫块控制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板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则通过定型钢筋支撑件控制,因此不能同时对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
另外,对于板底钢筋保护层控制件,在其施工中易发生移位或脱落,从而造成板底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同时由于在板面钢筋保护层控制中,常需大量钢筋支撑件作支撑,造成钢材浪费,而且当施工中钢筋被踩踏或局部荷载过大,钢筋支撑件容易被压弯、压塌或移位,影响板的施工质量;
此外,对于楼板厚度的控制,通常采用标高控制,将相应标高标识于相邻柱钢筋上,通过拉线与引测来控制楼板厚度,该控制措施操作不便,且影响板浇筑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上、下层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楼板上、下层钢筋的设计受力位置,防止板面筋因踩踏造成钢筋变形和移位,且本装置不易倾覆,能够同时控制楼板厚度和双层钢筋保护层厚度,方便施工,提高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楼板上、下层钢筋保护层控制装置,该保护层控制装置由圆钢弯曲成型,包括一个面筋支撑凹槽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对称支腿、两个后支点、两个底筋支撑凹槽、两个前支点,两个对称支腿的顶端分别与面筋支撑凹槽的两端连接;
对称支腿的底端连接至后支点的一端,后支点的另一端连接至底筋支撑凹槽的一端,底筋支撑凹槽的另一端连接至前支点的一端。
进一步的,保护层控制装置中对称支腿由弯曲段L11和弯曲段L10组成,弯曲段L11的弯曲角度为顺时针方向Y11,弯曲半径为R11,弯曲段L10的弯曲角度为逆时针方向Y10,弯曲半径为R10。
进一步的,面筋支撑凹槽由两个对称弯曲段L12组成,对称弯曲段L12的弯曲角度为顺时针Y12,弯曲半径为R12。
进一步的,前支点由平直段L1、弯曲段L2、平直段L3、弯曲段L4组成,弯曲段L2弯曲角度为顺时针Y2,弯曲半径为R2,弯曲段L4的弯曲角度为逆时针Y4,弯曲半径为R4,平直段L1长度为5~10mm、弯曲段L2长度为5~10mm、平直段L3长度为5~10mm、弯曲段L4长度为15~20mm,弯曲半径R2为10~20mm,弯曲角度Y2为60°~70°,弯曲半径R4为5~15mm、弯曲角度Y4为130°~140°。
进一步的,底筋支撑凹槽由平直段L5、弯曲段L6、弯曲段L7组成,弯曲段L6的弯曲角度为顺时针Y6,弯曲半径为R6,弯曲段L7的弯曲角度为逆时针R7,弯曲半径为Y7,弯曲半径R6为10~20mm、弯曲角度Y6为90°~100°,L5平直段长度为5~10mm,弯曲半径R7为5~15mm、弯曲角度Y7为105°~115。
进一步的,后支点4由平直段L8和弯曲段L9,弯曲段L9的弯曲角度为顺时针R9,弯曲半径为Y9,平直段L8长度为5~15mm,弯曲半径R9为10~25mm、弯曲角度Y9为245°~255°。
进一步的,保护层控制装置中两个前支点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后支点位于同一直线上,面筋支撑凹槽和两个底筋支撑凹槽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2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