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量自动调节的多通信融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11307.2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2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段永奇;虞凯;谢联莲;熊洁;严瑾;杨捷;余超;孔祥雷;袁海东;李文;王富斌;苏恺;刘孜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G10L2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波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量 自动 调节 通信 融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量自动调节的多通信融合系统,包括多个子通信系统,以及设置在控制中心的处理模块、转换模块、音量调节模块;其中,每个子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某一种编码格式的语音数据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语音数据解码为标准PCM格式的语音数据;音量调节模块对标准PCM格式的语音数据进行调节,保证了多通信系统互联互通后语音声音的稳定低噪;转换模块对标准PCM格式的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得到对应编码格式的语音数据并发送到接收端的终端设备,保证了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语音大小一致,提高了使用感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系统互联互通后语音音量增益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音量自动调节的多通信融合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通信装置中,模拟系统、数字系统、LTE系统并存,各系统之间需要互联互通。语音是其中最常用的功能,由于不同系统差异,导致各系统使用各自的语音编码。因此,不同系统的设备之间进行互通时,容易出现语音声音大小差异,降低了使用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多通信系统互联互通后容易出现语音声音大小差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音量自动调节的多通信融合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音量自动调节的多通信融合系统,包括多个子通信系统,以及设置在控制中心的处理模块、转换模块、音量调节模块;其中,每个子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
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某一种编码格式的语音数据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语音数据解码为标准PCM格式的语音数据;
音量调节模块对标准PCM格式的语音数据进行调节;
转换模块对标准PCM格式的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得到对应编码格式的语音数据并发送到第二终端设备。保证了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语音大小一致,提高了使用感受。
优选的,所述的多个子通信系统包括模拟系统、数字系统、LTE系统。
优选的,所述音量调节模块包括降噪模块和音量平衡模块。
优选的,所述降噪模块包括webrtc降噪模块,用于对语音数据进行降噪处理。
优选的,所述音量平衡模块包括AGC音频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或webrtc agc模块,用于对语音数据进行音量自动平衡。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音量自动调节的多通信融合系统,包括多个子通信系统,以及设置在控制中心的处理模块、转换模块、音量调节模块;其中,每个子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某一种编码格式的语音数据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语音数据解码为标准PCM格式的语音数据;音量调节模块对标准PCM格式的语音数据进行调节,保证了多通信系统互联互通后语音声音的稳定低噪;转换模块对标准PCM格式的语音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得到对应编码格式的语音数据并发送到接收端的终端设备,保证了终端设备接收到的语音大小一致,提高了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控制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通信系统呼叫流程接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极客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11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搭扣式散热器边板
- 下一篇:一种中频电炉加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