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催化燃烧预热室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8179.6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2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永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有机 废气 催化 燃烧 预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催化燃烧预热室,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外壳的侧壁在第一隔板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主废气管,所述主废气管的一端在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下方固定连接有自清式陶瓷过滤器,所述第一隔板与自清式陶瓷过滤器同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催化装置,所述催化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燃烧器的上方贯穿设置有换热铜管,所述换热铜管的下端贯穿第一隔板,所述换热铜管的上端贯穿外壳,所述换热铜管的上下两端均为导通状态。本实用新型中,废气传输过程当中会不会出现热量损失,热交换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催化燃烧预热室。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处理特点:有机废气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在有机废气处理时普遍采用的是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催化燃烧法、催化氧化法、酸碱中和法、等离子法等多种原理。一般推荐使用等离子法,因为低温等离子法具有去除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比较好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是催化氧化净化系统,废气处理设计周密、层层净化过滤废气,效果较好。
废气处理领域的催化燃烧设备的一般工艺流程包括对废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废气进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处理、燃烧后的废气与未燃烧的废气进行热交换;现有技术当中,大多采用管道对废气进行传输,整体结构都过于复杂不够紧凑,废气在运输过程当中同时会导致热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催化燃烧预热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催化燃烧预热室,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外壳的侧壁在第一隔板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主废气管,所述主废气管的一端在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下方固定连接有自清式陶瓷过滤器,所述第一隔板与自清式陶瓷过滤器同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催化装置,所述催化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燃烧器的上方贯穿设置有换热铜管,所述换热铜管的下端贯穿第一隔板,所述换热铜管的上端贯穿外壳,所述换热铜管的上下两端均为导通状态,所述换热铜管的上端设置有混合室,所述主废气管的侧壁向上延伸有分废气管且分废气管紧贴外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壳的侧壁靠近燃烧器且在第一隔板的下方以及靠近自清式陶瓷过滤器的一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石棉层,所述外壳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座的上端靠近燃烧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向上延伸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紧贴分废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废气管和进气管均与混合室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换热铜管贯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处上方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栓且螺栓贯穿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所述螺栓的下端设置有螺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合室靠近分废气管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混合叶片,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卡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自清式陶瓷过滤器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下端与外壳的底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永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永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81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漏水提示功能的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可调节的组合式皮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