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插式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6862.6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5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正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3 | 分类号: | F16L21/03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313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插式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承插式管道,所述承插式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第一端设有承口或插口,管道本体的第二端设有插口或承口;一个承插式管道的插口能与另一承插式管道的承口配合;所述插口包括第一空心圆柱机构;所述第一空心圆柱机构的外侧设有至少一圈凹槽,各凹槽内能设置密封机构,各密封机构与所述第一空心圆柱机构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空心圆柱机构径向最薄处的厚度大于所述管道本体的壁厚。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承插式管道,可提高承插式管道的密封效果,不易损坏,施工更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承插式管道。
背景技术
承插式管道是较为常见的地下管道,现有的承插式管道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承口,管道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插口;插口设置于承口内,插口及承口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现有的插口插入承口时,密封圈容易移动、翻转,容易造成管道密封性不佳,影响整体的密封效果。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承插式管道,以便克服现有承插式管道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插式管道,可提高承插式管道的密封效果,不易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插式管道,所述承插式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第一端设有承口或插口,管道本体的第二端设有插口或承口;一个承插式管道的插口能与另一承插式管道的承口配合;
所述插口包括第一空心圆柱机构;所述第一空心圆柱机构的外侧设有至少一圈凹槽,凹槽内设置密封机构,各密封机构与所述第一空心圆柱机构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空心圆柱机构径向最薄处的厚度大于所述管道本体的壁厚;
所述承口与所述密封机构的配合处设有一圈第二凹槽,使得密封机构能被所述凹槽及第二凹槽紧密包裹;
所述插口还包括第二空心圆柱机构,第二空心圆柱机构的内径与管道本体的外径相对应,使得所述管道本体的第一端的厚度得到加强;
所述承口包括第三空心圆柱机构,第三空心圆柱机构的径向厚度大于所述管道本体壁厚的一半;
所述密封机构为O型密封圈;所述插口与所述管道本体为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承口与所述管道本体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插式管道,所述承插式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第一端设有承口或插口,管道本体的第二端设有插口或承口;一个承插式管道的插口能与另一承插式管道的承口配合;
所述插口包括第一空心圆柱机构;所述第一空心圆柱机构的外侧设有至少一圈凹槽,各凹槽内能设置密封机构,各密封机构与所述第一空心圆柱机构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空心圆柱机构径向最薄处的厚度大于所述管道本体的壁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承口与所述密封机构的配合处设有一圈第二凹槽,使得密封机构能被所述凹槽及第二凹槽紧密包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插口还包括第二空心圆柱机构,第二空心圆柱机构的内径与管道本体的外径相对应,使得所述管道本体的第一端的厚度得到加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承口包括第三空心圆柱机构,第三空心圆柱机构的径向厚度大于所述管道本体壁厚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机构为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插口与所述管道本体一体化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插口与所述管道本体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正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正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6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李子采摘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美工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