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形刀头阴极铜板取样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06779.9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4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平;王瑞昌;周陶勇;孙军锋;董为民;孙东明;魏明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弧形 刀头 阴极 铜板 样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刀头阴极铜板取样机,属于有色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工作台、取样油缸、上模组件、压脚脱模组件、下模组件;机架安装在地面上,取样油缸安装在机架上方,上模组件连接在取样油缸下方,压脚脱模组件位于上模组件下方且固定在机架上,工作台安装在机架的下部且位于压脚脱模组件下方,下模组件安装在工作台的中央。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模组件由取样油缸驱动,通过上下模的相对运动实现电铜取样。压脚由脱模油缸驱动,取样时压脚脱模组件压紧电铜板面,防止电铜晃动,使铜板稳固可靠,给后续的冲压带来方便。取样完成后上模组件退回时压脚压住电铜板面,便于上模组件脱出及防止电铜卡在上模组件上随上模组件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刀头阴极铜板取样机,属于有色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阴极铜板冶炼技术是铜电解工序中常规点解精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解精炼结束后,经过抽棒、清洗工序处理后,阴极铜板加工过程基本结束,在产品包装入库前,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以检查产品的性能,故需要进行取样工作,由于现有的取样技术设备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缺陷,导向圆盘架是固定式的,往往由于阴极铜板的厚度不同,作业时导向圆盘架不能很好地压紧放置于工作台上的阴极铜板,给后续的冲压取样工作带来不便,且固定式导向圆盘架压紧力不够,致使阴极铜板不能很好地固定在工作台上,另一方面不利于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时提供一种铜电解精炼中阴极铜板取样机,以克服阴极铜板不能很好的固定在工作台上导致的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弧形刀头阴极铜板取样机,包括机架1、工作台2、取样油缸3、上模组件4、压脚脱模组件5、下模组件6;机架1安装在地面上,取样油缸3安装在机架1上方,上模组件4连接在取样油缸3下方,压脚脱模组件5位于上模组件4下方且固定在机架1上,工作台2安装在机架1 的下部且位于压脚脱模组件5下方,下模组件6安装在工作台2的中央。
具体地,所述机架1包括:钢管7、侧板8、竖H型钢9、中H型钢10、底 H型钢11、蒙板12、底垫板13、钢管弯头14、钢管接头15、软管16、垫板Ⅰ17、法兰板19、垫板Ⅱ20、筋板21、前挡板22、顶板46;两侧板8位于机架1的中心位置且间隔设置,两竖H型钢9分别固定在两侧板8的后端,左右两边的垫板Ⅰ17分别固定在两侧板8的前端且其前端面超出两侧板8的前端面,两中H 型钢10分别位于两侧板8中部外侧且其后端与对应的竖H型钢9连接,前端通过法兰板19连接在一起,两底H型钢11位于两侧板8的下部外侧且位于两竖H 型钢9下端,两侧板8下部的前端由前挡板22连接在一起,垫板Ⅱ20安装在两底H型钢11前端上部且位于工作台2的下面;蒙板12固定在底H型钢11前端,筋板21连接在蒙板12和前挡板22之间;底垫板13在整个机架1的下部的四个角上;钢管7固定在顶板46上且通过钢管弯头14与软管16相连,软管16与取样油缸3连接。
具体地,所述工作台2包括:万向球23、面板24、工作台板支撑架25,工作台板支撑架25固定在面板24下端且与机架1连接在一起,面板24上平均分布若干个万向球23,面板24中部设有固定下模组件6的安装孔。
具体地,所述面板24上平均分布放置排列为3×5的万向球23。
具体地,所述取样油缸3包括:油缸耳环座26、活塞杆27、取样缸体28、中铰链轴29;两个油缸耳环座26分别连接固定在中铰链轴29的两侧且固定在机架1上,中铰链轴29套在取样缸体28外部,取样缸体28下端的活塞杆27 与上模组件4连接。
具体地,所述上模组件4包括:凸模30、抱箍32、导向杆I33、凸模压紧套 34,下模组件6包括下模座31、凹模35;抱箍32上端与取样油缸3连接,下端与导向杆I33连接,凸模30与导向杆I33通过凸模压紧套34相连,下模座31 安装在工作台2中部,凹模35固定在下模座31的中部,凸模30的顶端为内凹弧形,凹模35的上端为内凹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6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降温模具
- 下一篇:一种既有原位管井分段清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