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6129.4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5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清;周前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福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G01K1/14;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余志军 |
地址: | 5253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电阻 温度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电线和金属盖,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热敏电阻并对热敏电阻两极引脚及热敏电阻两极引脚与电线的连接部进行绝缘支撑的绝缘支架,安装于金属盖中位于金属盖的盖面与热敏电阻之间的用于导热绝缘的导热绝缘件;绝缘支架包括中支架和侧支架,侧支架拼装连接于中支架的两侧;其以绝缘支架和导热绝缘件为绝缘支撑,金属盖、导热绝缘件和热敏电阻之间导热无间隙,热反应和热反应一致性良好;电线通过绝缘支架上电线收拢口直接收拢,同时可避免现有采用轴向玻封后加套绝缘套管的形式绝缘存在的生产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及易在生产环节造成品质缺陷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侦测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温度是控制智能电饭煲烹饪非常关键的一个物理量,智能电饭煲可通过温度监控判断可能出现的加热缺陷,进而及时发现处理,预防粘锅现象的发生,并按照事先温度设定运行,从而保证烹饪的质量。实现这一过程必须通过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结合先进行温度采集,然后进行数字温度转换和输出才能得以实现。
当前用于电饭煲、电压力煲、电炒菜锅、电火锅等电锅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其装配结构如附图1-2所示,热敏电阻1两极的裸露引脚分别焊接或通过铜带3铆接与电线2连接,然后在热敏电阻1上套装玻纤套管4,玻纤套管4的长度延伸到铜带3处截止以防止漏电,并在玻纤套管4外再套装透明硅胶管5,透明硅胶管5的长度延伸超过铜带3将铜带3包住,再在透明硅胶管5的外部位于热敏电阻1和电线2的连接段套装内胶外纤硅胶管6以增加绝缘性,并用尼龙扎带7扎住内胶外纤硅胶管6和透明硅胶管5,再在透明硅胶管5上对应热敏电阻1处涂覆导热硅脂8后,将扎好的已连接电线2并套装好玻纤套管4、透明硅胶管5及内胶外纤硅胶管6的热敏电阻1套装在内固定板9上并放入金属盖10中,再收紧金属盖10将金属盖10压紧连接在内固定板9上,最后装上弹簧11。使用时,电锅内胆放入锅体后压在金属盖10上,金属盖10向下移动一定距离,热敏电阻1随着内胆温度的变化改变阻值大小,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控制板控制加热。
上述现有的单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存在以下缺陷:
1、其热敏电阻1采用轴向玻封后加套绝缘套管的形式来绝缘,金属盖10将热量传导给外层的透明硅胶管5后传导给内层的玻纤套管4,再传导给热敏电阻1,轴向玻封的热敏电阻1不能有效紧贴装到金属盖10的金属面,外层透明硅胶管5与金属盖10之间间隙会影响导热性,在导热硅脂8的作用下可以增强外层透明硅胶管5与金属盖10之间的导热,但内层的玻纤套管4和外层的透明硅胶管5之间的间隙无法填充导热硅脂8,始终存在间隙,导热时有空气阻隔,导致热敏电阻1反应迟缓;如果套管的壁厚不均匀,热敏电阻1受热不一致,就会影响智能电锅的电脑板对温度的判断不一致、加热效果就不一致,出现糊饭或生饭、口感不好,存在热反应慢和热反应一致性差的问题;
2、其玻纤套管4、透明硅胶管5、内胶外纤硅胶管6的套装及尼龙扎带7的扎紧、扎好的已连接电线2并套装好玻纤套管4、透明硅胶管5及内胶外纤硅胶管6的热敏电阻1套装在内固定板9上均需要人工来完成,不仅工序复杂、人工成本高,使用材料多,资源浪费严重,而且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
3、在用内固定板9将套有绝缘套管的热敏电阻1固定在金属盖10内时,容易压穿绝缘套管,造成耐压不良漏电现象。
综上所述,现有的单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存在热反应慢、热反应一致性差、生产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及易在生产环节造成品质缺陷等诸多问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热反应和热反应一致性良好且生产工序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单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福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福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6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冷管总成及新能源汽车
- 下一篇:母座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