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的避震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06084.0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5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董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奔轮新材料(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B60B33/04;A45C5/14;F16F15/04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翁斌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李箱的避震结构,包括固定座、轮组组件和减震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减震轴组件包括转轴和塔形弹簧;所述转轴的上端轴向限位固定于固定座,下端可移动装配于轮组组件的装配孔内,以及装配孔内具有限定转轴上移脱离装配孔的限位部位;所述塔形弹簧套装于转轴上,并且塔形弹簧的上端抵靠于固定座或是转轴,下端抵靠于轮组组件,以对固定座以及转轴形成弹性支撑。本实用新型中转轴的移动对行李箱的安装不会产生干涉,同时塔形弹簧的设置,提升了减震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结构,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行李箱的避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行李箱避震轮组一般是在轮子上设置减震橡胶,但轮子的橡胶变形幅度有限,在剧烈震荡时,难以消除产生的冲击力。对于一些要求减震性能较高的行李箱,现有的减震轮子难以满足需求。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578056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行李箱上的避震轮组,其技术方案为所述轮组组件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通过一避震轴组件相连接,所述避震轴组件包括一转轴、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避震弹簧和套装在所述转轴上的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轮组组件固定连接,另外一端穿过所述滑套,并安装有限位螺母,所述避震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抵靠,另外一端与所述滑套相顶靠。该实用新型设置避震轴组件,并且轮组组件与固定座之间通过该避震轴组件进行避震,避震轴组件具有较大的减震行程,在剧烈震动时能够消除轮组组件产生的冲击力,保护行李箱中的物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达到减震效果,但是还是存在着缺陷:1、转轴的下端与轮组组件固定,上端与固定座滑动配合,因此避震轴组件在减震的过程中,转轴的上端会露出于固定座并滑至固定座的上端,导致固定座在与行李箱连接装配时,需在行李箱上预留避让空间,以供转轴的上端滑动。而该避让空间的设置,会与行李箱的内部空间相互干涉,影响行李箱的结构设计,甚至影响到行李箱内部物品的摆放。2、该技术方案中的弹簧在被压缩后,还是存在着较长的轴向距离,因此在固定座和轮组组件之间需预留出该距离,导致固定座与轮组组件的距离更大,降低了固定座与轮组组件之间的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的避震结构,能够达到有效且稳定的避震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李箱的避震结构,包括固定座、轮组组件和减震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减震轴组件包括转轴和弹性件;
所述转轴的上端轴向限位固定于固定座,下端可移动装配于轮组组件的装配孔内,以及装配孔内具有限定转轴上移脱离装配孔的限位部位;
所述弹性件套装于转轴上,并且弹性件的上端抵靠于固定座或是转轴,下端抵靠于轮组组件,以对固定座以及转轴形成弹性支撑。
优选的,装配孔包括供转轴轴向滑动装配的导向段和供转轴下端下移后容纳的避让段。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位为导向段和避让段之间形成的限位台阶,以及转轴的下端具有能够抵靠至限位台阶的下外翻铆边。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塔形弹簧。
优选的,所述转轴具有外台阶,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抵靠于外台阶。
优选的,所述轮组组件具有垫设于装配孔的上端口处的旋转垫片,所述弹性件的下端抵靠于所述旋转垫片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垫片具有限位围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转轴的上端与固定座固定,下端相对轮组组件可移动,在转轴上下移动减震的过程中,转轴的上端不会干涉到行李箱,因此固定座与行李箱在安装时,在固定座与行李箱之间无需考虑对转轴的移动预留空间,便于固定座的安装以及便于行李箱的结构设计;同时转轴的下端相对于轮组组件下移后,也不会对轮组组件的各部件产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奔轮新材料(嘉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奔轮新材料(嘉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6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