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髓腔内注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05943.4 | 申请日: | 201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7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楚琳;桂莉;周玲君;黄燕;王毅欣;刘晶晶;师文文;王胥人;万青;龙希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林高锋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髓 注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髓腔内注射装置,包括下筒体、上筒体、注射单元以及发射单元,发射单元设置在上筒体内,注射单元设置在下筒体内且和发射单元连接,上筒体的外侧设有旋盖,旋盖包括套筒、推杆以及安全锁,其中,套筒套设在上筒体的外侧且长度大于上筒体,推杆呈T字形设置在套筒的上端,且推杆的下部与套筒内壁紧贴,安全锁包括第一插杆和套环,第一插杆呈水平贯穿套筒,且第一插杆的底面与上筒体顶部抵接,推杆的底部位于插杆的上方,套环呈环状,且套环拆卸式固定在套筒和推杆之间。本实用新型设有三种防误射的结构,只有将三种结构全部打开,才能正常使用,从而大大减小了误射的可能,保证使用者及周围人群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髓腔内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急救过程中,快速建立输液通路是挽救生命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采用静脉穿刺建立输液通路。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战场、严重车祸等环境下,建立静脉通路通常非常困难,因此要寻求其他方式建立输液通路。骨髓输液是利用骨髓腔内丰富的血管网,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后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近年来骨髓通路给药日渐受到重视,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组织的认可。
专利CN205339825U公开了一种骨注射枪,其包括注射筒,所述注射筒由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组成,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依次连接有注射针、套管、活塞和弹簧,所述活塞位于第二筒体内,其外套设所述弹簧;所述套管位于第一筒体内,其一端具有尖端,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所述套管套入注射针内,其尖端伸出注射针。该注射枪在使用时,通过弹簧和活塞将注射针和套管射入骨髓中,由于套管和注射针要将骨头刺穿,因此两者的发射力很大,发射初始速度很大。虽然上述专利设置了安全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安全锁在误操作时容易滑出,从而导致误射,对使用者或周围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更加安全的骨髓腔内注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更加安全的骨髓腔内注射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骨髓腔内注射装置,该注射装置包括下筒体、上筒体、注射单元以及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设置在上筒体内,所述注射单元设置在下筒体内且和发射单元连接,所述上筒体的外侧设有旋盖,所述旋盖包括套筒、推杆以及安全锁,其中,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上筒体的外侧且长度大于上筒体,所述推杆呈T字形设置在套筒的上端,且推杆的下部与套筒内壁紧贴,所述安全锁包括第一插杆和套环,所述第一插杆呈水平贯穿所述套筒,且所述第一插杆的底面与上筒体顶部抵接,所述推杆的底部位于插杆的上方,所述套环呈环状,且所述套环拆卸式固定在套筒和推杆之间。使用时,向下推动推杆,推杆推动上筒体向下移动,从而触发发射单元,发射单元将注射单元从下筒体内射出。为了防止误操作时推杆往下移动,本申请在套筒上端设置了第一插杆和套环,第一插杆为刚性零件,贯穿套筒时,可以有效防止推杆向下移动。但是,由于第一插杆容易从套筒中滑落,因此本申请还设置了套环,套环也属于刚性零件,设置在推杆和套筒之间,防止推杆向下移动。使用时,必须同时将套环移除,并拔出第一插杆,推杆才能向下运动。因此,本申请安全锁的设置减小了误操作的可能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呈T字形,包括水平压盖和竖直杆体,所述竖直杆体与套筒内壁紧贴,所述套环拆卸式固定在水平压盖底部与套筒顶部之间。套环和第一插杆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环的上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柱状体,所述柱状体与水平压盖底部以及套筒顶部固定。设置柱状体并通过柱状体将套环与套筒及水平压盖固定,一是为了使套筒、套环、推杆形成一个整体,防止推杆从套筒的顶部滑出;二是为了保证套环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固定在水平压盖底部以及套筒顶部之间,起到阻止推杆下移的作用。当需要使用该注射装置时,使用者需拉扯套环,使柱状体全部断裂,然后将套环移除,最后将第一插杆拔出,推杆可以向下推动上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5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GR冷却器螺纹管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体式焊烟处理操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