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泵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5325.X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0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市日晟陶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左卫泽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高新区双马***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泵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护圈,且护圈的内部中心处镶嵌有气管,所述分离罐的右侧外壁上开设有出油孔,且出油孔的下方、分离罐的外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油孔的内部镶嵌有下油管,且下油管上安装有第一通断阀,所述出水孔的内部镶嵌有下水管,且下水管上安装有第二通断阀,所述分离罐的顶端外壁上镶嵌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下方、分离罐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气管的末端套接有气囊,所述分离罐的内壁上焊接有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真空泵油水分离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其在进行油水分离时油料分离不充分的问题,局限性较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泵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目前,现有的真空泵油水分离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其在进行油水分离时油料分离不充分的问题,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泵油水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泵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上方外壁上焊接有护圈,且护圈的内部中心处镶嵌有气管,所述分离罐的右侧外壁上开设有出油孔,且出油孔的下方、分离罐的外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油孔的内部镶嵌有下油管,且下油管上安装有第一通断阀,所述出水孔的内部镶嵌有下水管,且下水管上安装有第二通断阀,所述分离罐的顶端外壁上镶嵌有进料斗,且进料斗的下方、分离罐的内部开设有储液腔,所述气管的末端套接有气囊,所述分离罐的内壁上焊接有卡块,且卡块的外侧壁上镶嵌有第一纤维滤板,所述第一纤维滤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纤维滤板,且第一纤维滤板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第二纤维滤板的下方、分离罐的内部开设有水腔,且第二纤维滤板的上方侧壁中开设有下油槽,且分离罐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下水槽,所述进料斗的末端外壁上套接有导液管。
优选的,所述分离罐的上方外壁上镶嵌的进料斗共设置有四个,且进料斗之间呈环形阵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油管的外侧壁与下油槽的内壁配合连接,且下水管的外壁与下水槽的内壁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设置在储液腔的内部,且储液腔通过导液管与进料斗连通。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右侧外壁上开设有凹槽,且卡块通过其外壁上的凹槽的内壁与过滤板的外侧壁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腔通过第一纤维滤板、第二纤维滤板与储液腔连通,且第一纤维滤板与第二纤维滤板相互平行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真空泵油水分离装置相对于传统真空泵油水分离装置通过在设置气囊、第一纤维滤板、第二纤维滤板,在使用时气囊在气管的导气作用可实现间歇式的膨胀回缩功能,进而促使油脂雨水翻腾,而第一纤维滤板以及第二纤维滤板可对油脂起到充分过滤作用,解决了现有的真空泵油水分离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其在进行油水分离时油料分离不充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罐正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斗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市日晟陶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湘潭市日晟陶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5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田暗管排水出口控制及量水装置
- 下一篇:可语音控制新风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