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中电子真空泵用降噪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4958.9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8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闻佳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拓绅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5/02 | 分类号: | F04C25/02;F04C29/06;F04C2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邹蕾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子 真空泵 用降噪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中电子真空泵用降噪圈,涉及真空泵零件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固定环、缓冲板、底板、排气柱以及限位环,固定环固定安装于底板上且与底板同轴设置,缓冲板与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板与固定环之间形成一级缓冲区,缓冲板的中部朝背离固定环的一侧凹陷形成二级缓冲凹槽,排气柱固定于二级缓冲凹槽中且与缓冲板同轴设置,排气柱、缓冲板均开设有排气孔,底板对应缓冲板的凹陷处开设有通孔,限位环固定连接于底板背离固定环的一侧,限位环与缓冲板之间形成三级缓冲区,急速气流经过一级缓冲区、二级缓冲槽以及三级缓冲区后,气流被扩散以及减速,从而提高电子真空泵降噪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零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中电子真空泵用降噪圈。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汽车,为满足发动机的排放要求,制动系统的辅助助力器中的真空度得不到保证,而对于混合动力车辆及纯电动车,内部没有真空源,以上情况都需要通过电子真空泵进行补偿。真空泵的作用就是产生负压,从而增加制动力。电子真空泵与进气管真空管路并联,弥补某些工况(如频繁制动)下发动机进气管真空度不足,对于混合动力车辆及纯电动车,没有真空源,也需要通过电子真空泵进行补偿。
目前国内主机厂用的最多的是叶片式电子真空泵,其性能稳定,但噪声较大,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常听见车辆有异音而以为车辆有损坏,产生不好的驾驶体验,现有技术中有些电子真空泵中的降噪圈为同心圆柱形状,中部圆柱上开设有通孔,急速气流通过此通孔经由排气口排出,只是一级缓和气流,气流噪声虽然得到降低,但是降噪性能较差,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中电子真空泵用降噪圈,急速气流经过一级缓冲区、二级缓冲槽以及三级缓冲区后,气流被扩散以及减速,从而提高降噪的效果,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中电子真空泵用降噪圈,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固定环、缓冲板、底板、排气柱以及限位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底板同轴设置,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与所述固定环之间形成一级缓冲区,所述缓冲板的中部朝背离所述固定环的一侧凹陷形成二级缓冲凹槽,所述排气柱固定于所述二级缓冲凹槽中且与所述缓冲板同轴设置,所述排气柱、缓冲板均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底板对应所述缓冲板的凹陷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固定环的一侧,所述限位环与所述缓冲板之间形成三级缓冲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急速气流运动至本体处时,首先进入一级缓冲区,急速气流在一级缓冲区开始扩散,急速气流与缓冲板发生撞击,气流的速度逐渐减小,部分减速的气流直接进入排气孔中,另一部分减速的气流进入二级缓冲凹槽中,此部分气流与二级缓冲凹槽的槽面发生撞击,速度得到进一步的减慢,此部分气流回转与后续到来的气流发生混合以及中和,再进入排气孔,气流从孔径较小的排气孔进入空间较大的三级缓冲区,发生进一步扩散,从而使得速度又得到减缓,综上,急速气流经过一级缓冲区、二级缓冲凹槽、三级缓冲区后,气流得到三次的分散以及减速,在此过程中达到降噪的效果,从而提高电子真空泵的降噪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柱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槽的设置使得排气柱的厚度相对减小,便于排气柱被压缩时易于变形,减小排气柱被外部施压时排气柱破损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缓冲板凹陷处的最大直径,且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通孔处的边缘对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地扩大缓冲板与限位环所形成的三级缓冲区的空间,使得气流在三级缓冲区的扩散范围增大,从而提高三级缓冲区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缓冲板、底板、排气柱以及限位环采用一体注塑形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少部件之间连接以及安装工序,从而节省制作时间以及制作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拓绅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拓绅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49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在水面的石墨烯加热管装置
- 下一篇:摇头机构及具有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