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扒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3902.1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7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燕;曾越;吴建新;钟东江;杨彬;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帅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扒渣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装置主体、升降机构、延伸架、转动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扒渣部件;升降机构安装于装置主体上,且通过延伸架与转动机构连接,升降机构用于带动转动机构升降运动;转动机构与翻转机构连接,且用于带动翻转机构转动;翻转机构与扒渣部件连接,且用于带动扒渣部件翻转。通过在可移动的装置主体上安装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通过延伸架与转动机构连接,转动机构与翻转机构连接,翻转机构与扒渣部件连接,进而实现扒渣部件在熔炼炉内能够对不同高度的熔炼液面进行灵活扒渣,操作简单,扒渣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色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扒渣装置。
背景技术
有色金属,狭义上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有色金属大多是加工成材后使用,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生产加工有色金属,以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色金属熔炼是有色金属重要的加工工序之一,熔炼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浮渣,作业员需要及时清理这些浮渣,避免影响熔炼质量。传统的扒渣方式为人工操作渣耙进行扒渣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效率低且操作安全性没有保证。现有的扒渣方式主要通过扒渣装置对熔炼炉内进行扒渣处理,但是现有的用于扒渣处理用的扒渣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扒渣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扒渣装置,操作简单,扒渣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扒渣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装置主体、升降机构、延伸架、转动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扒渣部件;
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上,且通过所述延伸架与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机构升降运动;
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翻转机构连接,且用于带动所述翻转机构转动;
所述翻转机构与所述扒渣部件连接,且用于带动所述扒渣部件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座、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传动组件;
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延伸架连接,且顶部设有贯穿所述固定座的第一通腔;
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第一通腔上,且与所述固定座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转动座连接,以带动所述转动座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第一蜗杆;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套固于所述转动座于伸入所述第一通腔内的一端部外侧壁上;
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伸入所述固定座内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传动组件以及翻转杆;
所述翻转杆水平插设于所述转动座上,且与所述转动座转动配合,所述翻转杆位于所述固定座下方;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翻转杆连接,以带动所述翻转杆转动;
所述扒渣部件与所述翻转杆于伸出转动座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以及第二蜗杆;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通腔内,且位于所述转动座上方;
所述转动座一端部上设有贯穿所述转动座的第二通腔;
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同步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通腔内;
所述第四传动齿轮套固于所述翻转杆上且与所述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3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G小型天线罩产品螺纹成型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三角龙骨卡扣的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