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干燥机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2330.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5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楠;张华;裴林林;王志高;丁亚军;于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思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B1/58 | 分类号: | C14B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干燥 机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干燥机台板,包括一中空结构的矩形工作台板,在工作台板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抽真空室,所述抽真空室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排沿着抽真空室长轴方向分布的抽真空口,所述抽真空口为腰形孔,且该腰形孔的长轴方向沿着工作台板的幅宽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腰形状的抽真空口的设计,且抽真空口是沿着工作台板的幅宽方向延伸的,使得水蒸气从抽真空口进入抽真空室时能够同时与多个冷凝器或冷凝管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相应的也就提高了冷凝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干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干燥机台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制革厂在对皮革干燥时普遍采用蒸发干燥法,即先把革中的水分或溶剂变成蒸汽,再把蒸汽赶走。真空干燥机是蒸发干燥法的主要设备,其在真空状态下,以蒸汽、热水为热源通过传导加热方式供给革中水分足够的热量,使得水分蒸发、沸腾,加快汽化速度。同时,抽真空又快速抽出汽化的蒸汽,并在革周围形成负压状态,革的内外层之间及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形成较大的湿度梯度,加快了汽化速度,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
真空干燥机工作台板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罩盖与工作台板之间或工作台板与工作台板之间的密闭空间进行抽真空,干燥完成后需要放真空以便打开工作台板。传统的抽真空和放真空均通过工作台板上表面两侧的一排抽真空口实现,其缺点在于:由于抽真空口下方的真空通道中设置冷凝水汽的冷凝管路,冷凝管路表面吸附有水,抽真空口在放真空时,容易出现返水现象,即有水从抽真空口倒流到工作台板表面,可能会造成皮革含水率的变化,并影响正常的操作。
针对上述现象,在专利CN202730139U中就提到了一种真空干燥机工作台板,包括工作台板,所述工作台板的上端面两侧各设置一排抽真空口,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工作台板的上端面上还另外设置有至少一排放真空口,所述工作台板侧壁设置与放真空口连通的放真空阀。工作台板在工作时,抽真空口和放真空口分开设置,使得放真空时,放真空口不会由于冷凝管路造成返水现象,避免皮革含水量的变化,使之不影响正常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的工作台板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工作台板在进行工作时,在工作台板的两侧位于抽真空口的底端还设置有与抽真空口相连通的抽真空室,皮革内水分蒸发成水蒸汽后从抽真空口抽入抽真空室内,通过真空室内设置的冷凝器或冷凝管冷凝成水后从抽真空室内排出,而通常冷凝器或冷凝管会均匀的排布在抽真空室内,而抽真空口采用的是圆形孔的结构,且抽真空口通常是位于真空室的中部位置,这样就会导致从抽真空口进入抽真空室内的水蒸汽大部分都是只与位于中间的冷凝器或冷凝管接触的,而只有少部分的水蒸汽会与其余的冷凝器或冷凝管接触,水蒸汽所接触到的冷凝面积比较小,整体的冷却效果不好,而且大部分的水蒸汽与中间的冷凝器或冷凝管接触,也会导致中间的冷凝器或冷凝管换热利用率过高,导致冷凝器或冷凝管温度上升,进而导致中间的冷凝器或冷凝管的冷凝效果变差,进一步影响到冷凝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凝效果好的真空干燥机台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干燥机台板,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中空结构的矩形工作台板,在工作台板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抽真空室,所述抽真空室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排沿着抽真空室长轴方向分布的抽真空口,所述抽真空口为腰形孔,且该腰形孔的长轴方向沿着工作台板的幅宽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同一排中的各个抽真空口为口径依次递进的大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板内位于两抽真空室之间还具有一加热室,且加热室与抽真空室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在加热室与两个抽真空室之间还均设置有一L形隔离板,且隔离板与隔板之间共同形成一将加热室与抽真空室隔离的隔离腔。
进一步的,在工作台板的两外侧位于加热室不与抽真空室相邻的两侧还均设置有一U形板,所述U形板与工作台板之间共同形成一阻隔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思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思瑞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2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支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支模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