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氟氯的废液、废气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2091.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1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汤效飞;李永胜;傅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森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4 | 分类号: | F23G7/04;F23G7/06;F23G5/44;F23G5/46;F23J15/02;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朱芳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氟氯 废液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氟氯的废液、废气的处理系统,涉及废液、废气处理技术领域,该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石墨急冷塔、降膜吸收器、吸收塔、碱洗塔、SCR脱硝反应器以及储酸罐,焚烧炉、余热锅炉、石墨急冷塔、降膜吸收器、吸收塔、碱洗塔、SCR脱硝反应器顺次连接并连通;石墨急冷塔的液体出口、降膜吸收器的液体出口以及吸收塔的液体出口均与储酸罐连接;石墨急冷塔和降膜吸收器上均设置循环冷却水进口和循环冷却水出口。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吸收效率,提高了副产酸浓度,相应的降低碱洗塔碱用量,急冷泵停车失效时,避免了造成吸收塔的损坏,同时还可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氟氯的废液、废气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化工、农药、印染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含有氟氯元素的废气,其中氟氯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氟气、氯气、氢化物和含有氟氯元素的有机物。含氟氯有机物大部分为大分子结构,其中氟氯代芳烃具有毒性,且化学性质稳定,难以生物降解,在环境中可以存留很长时间;氟气和氯气具有毒性,对植物的危害是二氧化硫的两倍,与湿空气接触可以形成盐酸烟雾;氯化氢和氟化氢有窒息性气味,对上呼吸道有强刺激,对眼、皮肤、黏膜有腐蚀。因此,这些废气不能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否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目前,国内存在的氟氯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吸附-解析法、催化氧化法、热分解法、高温焚烧法等,通过上述方法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其中高温焚烧法最为常见,现有技术中记载了含氯、含氟废气/液的处理装置,但是该种处理装置对HCL/HF的吸收有限,换热效率和吸收效率都较为低下,副产酸浓度较低,同时急冷泵停车造成失效时,高温烟气可能会冲击后面的吸收塔的塑料树脂衬里,造成吸收塔的损坏。同时,随着国家大气排放标准越来越高,现有工艺系统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含氯、含氟废气/液的处理装置对HCL/HF的吸收有限,换热效率和吸收效率较为低下,副产酸浓度较低,碱耗量大甚至堵塞碱洗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高,同时急冷泵停车失效时,高温烟气可能会冲击后面的吸收塔的塑料树脂衬里,造成吸收塔的损坏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氟氯的废液、废气的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氯、含氟废气/液的处理装置对HCl/HF的吸收有限,换热效率和吸收效率较为低下,副产酸浓度较低,碱耗量大甚至堵塞碱洗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高,同时急冷泵停车失效时,高温烟气可能会冲击后面的吸收塔的塑料树脂衬里,造成吸收塔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含氟氯的废液、废气的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石墨急冷塔、降膜吸收器、吸收塔、碱洗塔、SCR脱硝反应器以及储酸罐,其中:
所述焚烧炉的气体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气体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石墨急冷塔的气体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石墨急冷塔的气体出口与所述降膜吸收器的气体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降膜吸收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气体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吸收塔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碱洗塔的气体入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碱洗塔的气体出口与所述SCR脱硝反应器的气体入口连接并连通;
所述石墨急冷塔的液体出口、所述降膜吸收器的液体出口以及所述吸收塔的液体出口均与所述储酸罐连接;
所述石墨急冷塔和所述降膜吸收器上均设置循环冷却水进口和循环冷却水出口。
优选地,所述储酸罐包括急冷储酸罐和降膜储酸罐,所述急冷储酸罐与所述石墨急冷塔的液体出口连接,所述降膜储酸罐同时与所述降膜吸收器的液体出口和所述吸收塔的液体出口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降膜循环泵,所述降膜循环泵同时与所述降膜储酸罐和所述降膜吸收器连接并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森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森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2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出料的捏合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环保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