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终端的可读写多种卡片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01967.2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5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薛平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载 终端 读写 多种 卡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载终端的可读写多种卡片的装置,包括单片机模块、IC卡座、RFID驱动芯片以及LCD显示模块,其中:单片机模块通过SPI接口连接RFID驱动芯片;LCD显示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IC卡座通过电源脚、复位脚、时钟脚、数据脚、拔插检测脚连接单片机模块。本实用新型能够兼容多种卡片,实现一机多卡;既能够读取接触式IC卡,又能够读取非接触式IC卡;通过设置LCD屏,实现可视化读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结构有助于保证接触式IC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数据不会丢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C卡、RFID卡,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终端的可读写多种卡片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运营车辆中利用接触式IC卡来存储司机信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无法避免一个问题就是由于路况引起的车身振动,这个振动现象对于接触式IC卡的读写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很容易误报IC卡拔插,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接触式IC卡的金属片与触点之间有“点触”现象,该现象很容易导致接触式IC卡数据莫名丢失。在运营车辆中还会使用非接触式IC卡(又称RFID卡、感应式IC卡)来存储乘客信息,通过RFID卡来记录乘客信息,消费行为等。因此,如何区根据不同IC卡的特点来区分不同的IC卡类型也是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终端的可读写多种卡片的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载终端的可读写多种卡片的装置,包括单片机模块、IC卡座、RFID驱动芯片以及LCD显示模块,其中:
单片机模块通过SPI接口连接RFID驱动芯片;
LCD显示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
IC卡座通过电源脚、复位脚、时钟脚、数据脚、拔插检测脚连接单片机模块。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模块包括NUC131SD2AE单片机;所述RFID驱动芯片包括FM17520芯片;所述IC卡座包括MUP-C837芯片。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模块通过串口连接车载终端芯片。
优选地,所述IC卡座的第2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9引脚;
所述IC卡座的第3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8引脚;
所述IC卡座的第4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13引脚;
所述IC卡座的第9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7引脚;
所述IC卡座的第7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6引脚。
优选地,所述RFID驱动芯片的第6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19引脚;
所述RFID驱动芯片的第23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1引脚;
所述RFID驱动芯片的第24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28引脚;
所述RFID驱动芯片的第29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27引脚;
所述RFID驱动芯片的第30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26引脚;
所述RFID驱动芯片的第31引脚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25引脚。
优选地,所述LCD显示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的第33-40、44-48引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兼容多种卡片,实现一机多卡;
2、本实用新型既能够读取接触式IC卡,又能够读取非接触式IC卡;
3、本实用新型设置LCD屏,实现可视化读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1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