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道岔尖轨全截面监测的压电式导波换能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01371.2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7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飞;柳伟续;李伟;蒋金洲;梁晨;徐玉坡;吕福在;唐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K9/10;G01N29/22;G01N29/34;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道岔 尖轨全 截面 监测 压电 导波 换能器 检测 装置 | ||
1.一种用于道岔尖轨全截面监测的压电式导波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防护外壳(9)、左侧防护外壳(1)和右侧防护外壳(18);底部防护外壳(9)装在尖轨(23)轨底的下表面,左侧防护外壳(1)、右侧防护外壳(18)分别安装在尖轨(23)轨腰的两侧,并贴合在轨腰以及轨底的上表面;第一压电换能器(2)安装在左侧防护外壳(1)顶部内且垂直接触于尖轨(23)轨头侧面布置,第二压电换能器(7)安装在左侧防护外壳(1)中部内且垂直接触在尖轨(23)轨腰的侧面,第七压电换能器(22)安装在右侧防护外壳(18)中部内且垂直接触在尖轨(23)轨腰的侧面,且第二压电换能器(7)和第七压电换能器(22)对称分布在尖轨(23)轨腰的两侧;第三压电换能器(10)、第四压电换能器(12)、第五压电换能器(15)和第六压电换能器(16)安装在底部防护外壳(9)中部内且垂直接触在尖轨(23)底部的下表面,第三压电换能器(10)、第四压电换能器(12)、第五压电换能器(15)和第六压电换能器(16)沿垂直尖轨(23)方向的水平方向间隔均布在尖轨(23)底部的下表面;左防水接头(5)、底防水接头(13)、右防水接头(20)均通过螺纹分别安装在左侧防护外壳(1)、底部防护外壳(9)和右侧防护外壳(18)上;左侧防护外壳(1)内的第一压电换能器(2)、第二压电换能器(7)的输出线通过存有防水胶(4)的内部排线管路汇集到四芯线排线口(6),四芯线排线口(6)通过左防水接头(5)密封防水处理穿设出左侧防护外壳(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岔尖轨全截面监测的压电式导波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防护外壳(9)内的第三压电换能器(10)、第四压电换能器(12)、第五压电换能器(15)和第六压电换能器(16)的输出线通过存有防水胶(4)的内部排线管路汇集到底八芯线排线口(14),底八芯线排线口(14)通过底防水接头(13)密封防水处理穿设出底部防护外壳(9);右侧防护外壳(18)内的第七压电换能器(22)的输出线连接到右两芯线排线口(19),右两芯线排线口(19)通过右防水接头(20)密封防水处理穿设出右侧防护外壳(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岔尖轨全截面监测的压电式导波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尖轨(23)左侧轨腰处的第一压电换能器(2)和第二压电换能器(7),尖轨(23)右侧轨腰处的第七压电换能器(22)以及尖轨(23)底部轨底处的第三压电换能器(10)、第四压电换能器(12)、第五压电换能器(15)和第六压电换能器(16)组合实现尖轨(23)全截面覆盖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岔尖轨全截面监测的压电式导波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防护外壳(1)、右侧防护外壳(18)和底部防护外壳(9)均设有芯线接出口,出口处设有左防水接头(5)、底防水接头(13)、右防水接头(20)保持密封,将每个防护壳内每个压电换能器的导线一并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岔尖轨全截面监测的压电式导波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压电换能器底部与各自的外壳内壁接触处均设有背衬垫片,使压电换能器能紧顶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岔尖轨全截面监测的压电式导波换能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防护外壳(1)、右侧防护外壳(18)的外侧部分别通过各自的螺栓(8)和紧固螺栓(17)联接在底部防护外壳(9)的两侧,且左侧防护外壳(1)、右侧防护外壳(18)内表面外形贴合尖轨的侧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13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透蒸带
- 下一篇:一种防脱落的冰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