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苗繁殖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000870.X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2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乃瑞;李武泉;林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利渔种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文信家 |
| 地址: | 53771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鱼苗 繁殖 |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鱼苗繁殖池,包括池体、进水管Ⅰ、排水管Ⅰ、排粪管、集粪池、净水池、溢流管、水泵Ⅰ、排水口、排粪口;池体为圆柱形,其上沿与地面齐平;进水管Ⅰ水平设置,一端经过水泵Ⅰ与净水池连通,另一端设于池体内壁中部,进水管Ⅰ的出水方向与池体内壁圆周的切线呈30‑60度角;排水口设于池体底面的中部,排水口下端与排水管Ⅰ连接;排粪口设于池体底面的中部,排粪口通过排粪管沿池体的下方从侧面延伸出池体外,穿入集粪池内;集粪池的另一侧的侧壁中部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净水池连通。该鱼苗繁殖池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能够方便快捷地清楚鱼类排泄物,提高供氧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苗繁殖池。
背景技术
在鱼类的人工养殖过程中,鱼类排泄在池中,排泄物沉积到池底,现有技术的鱼类养殖池难以彻底对鱼类排泄物彻底的清理,通常采用彻底换水清理,工作量大,也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环境的稳定性;而如不能及时清理,排泄物则会污染池水,增加鱼类缺氧的可能性,影响池中鱼类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鱼苗繁殖池,该鱼苗繁殖池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能够方便快捷地清楚鱼类排泄物,提高供氧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苗繁殖池,包括池体、进水管Ⅰ、排水管Ⅰ、排粪管、集粪池、净水池、溢流管、水泵Ⅰ、排水口、排粪口;
所述的池体为圆柱形,其上沿与地面齐平;
所述的进水管Ⅰ水平设置,一端经过水泵Ⅰ与净水池连通,另一端设于池体内壁中部,进水管Ⅰ的出水方向与池体内壁圆周的切线呈30-60度角,所述的进水管Ⅰ中部通过管路与自来水管连通,该管路上设有阀门;所述的排水口设于池体底面的中部,排水口下端与排水管Ⅰ连接,所述的排水管Ⅰ用于排空池体内的池水;所述的排粪口设于池体底面的中部,排粪口通过排粪管沿池体的下方从侧面延伸出池体外,然后向上延伸,从集粪池一侧侧壁的底部穿入集粪池内;所述的排粪管与集粪池连接处的竖直高度低于池体的内壁高度;所述的集粪池的另一侧的侧壁中部设有溢流管,所述的溢流管与净水池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增氧装置,所述的增氧装置包括鼓风机、出气管,所述的出气管设有多个,出气管的出气口呈圆环形设于池体底部,出气管的另一端均与鼓风机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排水管Ⅱ,所述的排水管Ⅱ的进口设于池体内壁中部,其出口倾斜向下离开池体与净水池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管Ⅰ的出水方向与池体内壁圆周的切线呈度角。
优选地,还包括进水管Ⅱ、水泵Ⅱ、集水器、出水孔,所述的进水管Ⅱ一端通过水泵Ⅱ与净水池连通,另一端与集水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的集水器通过进水管Ⅱ悬挂于池体上方,所述的出水孔设有多个,均匀设于集水器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气压传感器,所述的水泵Ⅱ、气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气压传感器用于采集当前大气压强,并将气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气压信号与预设的气压值相对比,当气压信号低于气压值时,发送启动信号至水泵Ⅱ,水泵Ⅱ用于在接收到的启动信号后将净水池的水经由进水管Ⅱ送入集水器。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的为型号为AT89C52的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的气压传感器的型号为MPX4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利渔种苗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利渔种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008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