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药渣干燥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99829.1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2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宋娟;徐路;宋瑜;胡绍定;黄继明;刘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6B17/02 | 分类号: | F26B17/02;F26B21/00;F26B1/00;F26B25/00;F26B25/18 |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何银南 |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药渣 干燥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药渣干燥回收装置,包括挤压破碎箱,所述挤压破碎箱内腔水平位置上设有平行分布的第一挤压锟与第二挤压锟,所述挤压破碎箱顶部设有锥形进料斗,所述锥形进料斗的出料口位置设于所述第一挤压锟与第二挤压锟之间的正上方,所述挤压破碎箱底部固定连接锥形输料斗顶部,所述锥形输料斗底部固定连接过滤箱顶部,所述过滤箱内腔设有与之结构相匹配的推板,所述推板中部位置通过液压杆贯穿较低一端的所述过滤箱一侧连接气缸,较低一端的所述过滤箱底部一侧通过排液管连接收集箱,较高一端的所述过滤箱连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位置延伸至较高一端的烘干通道内,实现了中药药渣的干燥回收,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药渣干燥回收装置,属于医药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提取工序是中成药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序,按照工艺要求将原材料饮片投放到提取罐内,然后加溶媒进行提取的过程,经过提取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被大部分析出,得到药渣,中成药的制作都是成批量的大量生产,因此中药药渣的产量也是十分巨大的,目前对这些药渣的处理以往都是集中堆放掩埋处理,浪费了大量的地力资源同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大,一般将这些药渣进行干燥并压制成块,当作燃料进行焚烧,由于其含水量较大,提取后的药渣直接放在干燥箱中干燥会造成干燥箱的工作负荷加重,降低干燥箱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中药药渣干燥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中药药渣干燥回收装置,通过第一挤压锟与第二挤压锟对中药药渣进行挤压破碎从而将其中的水分挤出,然后进入倾斜式的过滤箱内,利用气缸驱动推板移动,水分穿过推板进入收集箱内收集,采用过滤箱倾斜式的结构,巧妙地利用水分自身的重力向下流动的原理将水分收纳到收集箱,设计巧妙,破碎的中药药渣进入倾斜式的烘干通道内,进行烘干工作,网格状的电加热组件与风机的设计,增大了散热面积与加快热量的扩散,有利加快干燥的效率,利用振动电机震动输送干燥的中药药渣,能够防止阻塞,实现了中药药渣的干燥回收,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药渣干燥回收装置,包括挤压破碎箱,所述挤压破碎箱内腔水平位置上设有平行分布的第一挤压锟与第二挤压锟,所述挤压破碎箱顶部设有锥形进料斗,所述锥形进料斗的出料口位置设于所述第一挤压锟与第二挤压锟之间的正上方,所述挤压破碎箱底部固定连接锥形输料斗顶部,所述锥形输料斗底部固定连接过滤箱顶部,所述过滤箱内腔设有与之结构相匹配的推板,所述推板中部位置通过液压杆贯穿较低一端的所述过滤箱一侧连接气缸,较低一端的所述过滤箱底部一侧通过排液管连接收集箱,较高一端的所述过滤箱连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位置延伸至较高一端的烘干通道内,所述烘干通道一侧设有振动电机,所述烘干通道底部四角位置均通过弹簧连接支撑柱,所述烘干通道顶部设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内腔安装有电加热组件,所述散热箱顶部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一侧连接多孔进风口,所述多孔进风口内腔设有过滤网,所述散热箱一侧的所述烘干通道顶部设有多孔散气口。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挤压锟与第二挤压锟的一端均贯穿所述挤压破碎箱一侧分别连接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
进一步而言,所述过滤箱设为倾斜式结构,倾角范围易设为四十五到六十度,所述推板设为网格状结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烘干通道设为倾斜式结构,倾角范围易设为十到二十度,较低一端的所述烘干通道连接有排料口,所述弹簧与支撑柱的个数均设为四个。
进一步而言,所述过滤箱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顶部,支撑架底部与支撑柱底端均固定连接底座顶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电加热组件由纵横交叉分布的电加热丝组件,且呈网格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未经铜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9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VRF多联机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装有冷却装置的生物质能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