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9726.5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1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平;衡强强;彭惠靖;江成;曹建平;李泽兵;刘亚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莲洋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殷昭洋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包括依次相连的生物脱氮单元、有机物氧化单元、物化除磷单元,各单元均为塔式结构,塔式结构包括:多个塔层单元,多个塔层单元包括顶部塔层单元以及位于顶部塔层单元下方的下部塔层单元,多个塔层单元沿竖直方向间隔开布置,相邻两个塔层单元中的位于上方的塔层单元在位于下方的塔层单元的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落入位于下方的塔层单元内;水池,水池位于多个塔层单元的正下方;泵送装置,泵送装置设于水池内,用于将水池内的污水泵送至顶部塔层单元。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效果好,死角少,结构简单且能耗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主要去除对象有:有机污染物、磷、氮、SS等。而根据主要污染物生化降解机理,相关技术人员开发了A2/O工艺、A2/O2工艺、倒置A2/O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工艺等等诸多工艺,其实现除磷脱氮和有机物高效去除的技术原理是:在工艺系统的不同单元(或不同工况)设置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厌氧条件下实现污水中磷释放反应;缺氧条件下实现污水的脱氮反应,但通常需要增设池底搅拌器;在好氧条件下实现有机物去除、氨氮氧化和磷过量吸收等反应,但通常需要增设空气扩散装置,并增设硝化液内回流系统和混合液外回流系统;在此过程中需要除了需要设置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而且需要在缺氧池内补充一定量的易降解的有机碳源,作为脱氮所需要的电子供体。
然而,在污水处理厂采用的上述工艺中常常存在以下几个现实问题:(1)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有机物浓度偏低,总氮总磷浓度偏高,污水除磷脱氮反应所需要的碳源严重不足,往往需要补充较多的碳源(醋酸钠、葡萄糖、甲醇和乙醇等),总磷总氮去除效果增加明显,但是提高了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的能源消耗,也增加出水水质超标的风险;(2)污水处理厂厌氧池和缺氧池内无法获得较稳定的厌氧和缺氧环境,水体流动和水体搅拌都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水体中,影响水体生化反应的环境,使系统内的厌氧菌和缺氧菌无法获得稳定的生长环境,从而影响到除磷脱氮效果;(3)无论是A2/O工艺、A2/O2工艺、倒置A2/O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工艺中哪一种工艺,都是在不同单元(或工况)设置不同的微环境,实现不同污染物去除,然而在这些工艺中所有的微生物都参杂在一起,随着污水的流动,污水中的活性污泥也随着水流在各个污水单元中流动,到不同的环境内(工况内)发挥各自的功能,而没有给予不同微生物稳定的生存和增殖场所,不利于污染物的去除,也不利于工艺过程的优化控制;(4)相关技术中的污水除磷脱氮系统均需要通过鼓风曝气(或机械曝气)实现水体的充氧效果和搅拌,充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并需要铺设较为复杂的空气管路和空气扩散装置,此外鼓风曝气和搅拌设备相关设备的维护运维也增加了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站,该污水处理站的污水处理效果好,死角少,结构简单且能耗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站,包括依次相连的生物脱氮单元、有机物氧化单元以及物化除磷单元,所述生物脱氮单元包括生物脱氮塔单元、所述有机物氧化单元包括生物膜氧化塔单元以及所述物化除磷单元包括物化除磷塔单元,所述生物脱氮塔单元、所述生物膜氧化塔单元以及所述物化除磷塔单元均为塔式结构,所述塔式结构包括:多个塔层单元,多个所述塔层单元包括顶部塔层单元以及位于所述顶部塔层单元下方的下部塔层单元,多个所述塔层单元沿竖直方向间隔开布置,相邻两个所述塔层单元中的位于上方的所述塔层单元在位于下方的所述塔层单元的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落入位于下方的所述塔层单元内;水池,所述水池位于所述多个塔层单元的正下方;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设于所述水池内,用于将所述水池内的污水泵送至所述顶部塔层单元;多个导流件,多个所述导流件分别设于所述下部塔层单元和所述水池内,用于将污水从相邻两个所述塔层单元中的位于上方的一个导流至位于下方的另一个内或用于将污水从紧邻所述水池上方设置的所述塔层单元内导流至所述水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莲洋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莲洋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9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金矿全自动制样筛分测定系统
- 下一篇:箱式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