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扫把及组合式清洁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97971.2 | 申请日: | 2019-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宇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捷豪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13/10 | 分类号: | A47L13/10;A47L13/52;A47L1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陶荣州 |
| 地址: | 31403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把 组合式 清洁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把及组合式清洁组件,其中,所述扫把包括:杆部;以及扫把头,其包括壳体及内芯,所述扫把头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杆部连接,所述内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内芯相对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刷毛;所述壳体上设置卡扣,所述卡扣具有第一壁及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及所述第二壁相对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把及清洁组件,属于清洁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扫把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清洁工具。现有技术中的扫把虽然款式越来越多,但是其功能相对单一,仅能作扫地用。
簸箕,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收运垃圾。现有技术中通常将簸箕与扫把成套售卖,成套使用。簸箕与扫帚成套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非使用状态时,扫帚挂设于簸箕上,扫帚上残留的垃圾或灰尘可能抖落,造成二次污染;簸箕倾倒垃圾至垃圾桶时,可能由于簸箕的开口较大,而将其内的垃圾倒至垃圾桶外,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扫把及组合式清洁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扫把,其特征在于,包括:
杆部;以及
扫把头,其包括壳体及内芯,所述扫把头通过所述壳体与所述杆部连接,所述内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内芯相对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刷毛;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具有第一壁及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及所述第二壁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壁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二壁的边缘轮廓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壁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壁的边缘保持间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壁的边缘呈齿状或波浪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壁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片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壁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片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卡扣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组,且这两组卡扣分别位于杆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组合式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簸箕及所述的扫把,所述簸箕包括把杆及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与把杆连接,且所述收纳部相对所述把杆具有一展开位置及一收拢位置,所述扫把挂设于所述簸箕的所述把杆上,在所述收拢位置时,所述扫把的刷毛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收纳部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一定位单元,在所述展开位置或所述收拢位置时,所述定位单元使所述把杆与所述收纳部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收纳部具有一连接部,所述收纳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把杆铰接,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凸块及压簧,所述压簧设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凸块与所述压簧配合,所述把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在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凸块卡入所述第一定位槽,在所述收拢位置时,所述凸块卡入第二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收纳部具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形成一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容纳腔一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卡扣可卡设无纺布,使用时,将无纺布包覆于扫把头外,且无纺布的两端分别卡入卡扣中固定,以此,可实现通过无纺布进行清洁,使得扫把的功能更加多样;在所述收拢位置时,所述扫把的刷毛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收纳部内,可使的刷毛上残留的垃圾或灰尘抖落时,会调入收纳部内,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在展开位置时,导流槽的底部的位置为容纳腔的最低处,因此,垃圾可更容易的集中于导流槽内,并顺着导流槽而倒入垃圾桶内,防止垃圾散落于垃圾桶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捷豪清洁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捷豪清洁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7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