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营养管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7546.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杜玉萍;郑世峰;毕洪江;刘虹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西青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038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保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营养管保温装置,包括滴液管,所述滴液管上端连接有营养瓶和肠内营养袋,所述滴液管的下端互通连接有营养管,且营养管的管身贯穿伸出调液器,所述营养管的尾端嵌入插接头顶端,且插接头的底端嵌入有鼻胃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保温管、导热片、硅脂导热层、加热管和加热包,拔出软塞使得加热管内的加热包接触空气,在空气内氧气的作用下铁粉、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产生放热反应,使得加热管通过硅脂导热层将热量传递至导热片对鼻胃管内的营养液进行加热,使得温热的液体沿着鼻胃管、胃造瘘管或空肠管注入人体消化道,解决了目前使用电加热棒加热的弊端,如加热面积小、易烫伤、易引起报警、电插头多等隐患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营养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营养管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它不仅能用口服或管饲方法提供人体全部营养需求和补充自然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营养液通常是低温冷藏保存,在给患者营养液滴注前,需要对营养液进行加热或在室温环境放置若干小时进行温度平衡,以减少对患者带来的副作用。
现有技术的营养管使用时,需要连接电源进行加热,较多的插头接电带来电路安全隐患,电加热的滴注营养液管也容易引起患者烫伤;并且电加热的滴注营养液管距鼻胃管较远且加热面积较小,加热效果不明显,营养液未注入患者体内已经再度冷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营养管保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营养管保温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保温管、导热片、硅脂导热层、加热管和加热包,在暴露于患者体外的鼻胃管上且距患者鼻部约45cm—50cm处包裹加热包,加热包整体长约30cm—40cm,在营养管输液时,拔出软塞使得加热管内的加热包接触空气,在空气内氧气的作用下铁粉、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产生放热反应,加热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在63℃左右,平均温度在53℃,可保持8-18小时左右,临床检测平均在12小时,使得加热管通过硅脂导热层将热量传递至导热片,包裹鼻胃管的导热片对鼻胃管内的营养液进行加热,使得温热的液体顺着鼻胃管和肠内管流入人体肠内,化学反应式加热避免了电加热带来的安全隐患,解决了营养管电加热插接过多线路的隐患问题,解决了电加热的滴注营养液管容易引起患者烫伤的问题;加长受热面积解决了电加热的滴注营养液管在离鼻胃管较远的区域加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营养管保温装置,包括滴液管,所述滴液管的上端管道连接有营养瓶或肠内营养袋,且所述滴液管的下端互通连接有营养管,且营养管的管身贯穿伸出调液器,所述营养管的尾端嵌入插接头顶端,且插接头的底端嵌入有鼻胃管,所述鼻胃管的管身贯穿伸出保温管,所述保温管内鼻胃管的外侧包裹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外侧涂覆有硅脂导热层,所述硅脂导热层与保温管的内壁之间嵌入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内部填入有加热包,所述加热管的顶端嵌合连接有软塞,且软塞贯穿伸出保温管,所述鼻胃管的尾端互通连接有肠内管。
可选的,所述软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塞柄。
可选的,所述保温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盖,且鼻胃管贯穿伸出底盖。
可选的,所述营养管的一侧互通连接有添加管,且添加管的顶端塞入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西青医院,未经天津市西青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7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热水瓶架的陪护柜
- 下一篇:手术用保护软腭悬雍垂的悬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