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能源系统协同管控平台架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97093.4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1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鹏亮;陈钧;陈斌;郭健;田胜;常亮;刘卓伦;宋宏升;赵仕龙;赵仕宏;杜东刚;张宁;张志成;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5B49/00;F24H9/20;F02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满靖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能 系统 协同 平台 架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能源系统协同管控平台架构,包括上层管控系统。上层管控系统包括管控平台、OPC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由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控制柜与第三交换机连接,电制冷机组系统经由电制冷机组控制柜与第三交换机连接,地源热泵系统经由地源热泵控制柜与第三交换机连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电制冷机组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分别经由水管与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向用户末端供冷/供热。本实用新型可对多个能源系统进行有效协调控制和管理,为用户末端合理供热/供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能源系统协同管控平台架构,特别是一种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核心的多能源系统之间实现协同管控的平台架构。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系统通常涉及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电制冷机组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其中,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核心能源系统。多个能源系统之间互相协调起来,根据不同负荷工况为用户末端提供适宜的热量,是未来能源系统运行的发展方向。但是,本领域还未出现将多个能源系统有效协调起来供热/供冷的较佳方案,因此,设计出一种运行稳定、高效、能源系统之间合理组合来为不同负荷工况下的用户末端有效供热/供冷的技术方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能源系统协同管控平台架构,其可对多个能源系统进行有效协调控制和管理,为用户末端合理供热/供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能源系统协同管控平台架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层管控系统、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电制冷机组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其中:上层管控系统包括管控平台、OPC服务器、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第三交换机;管控平台经由第一交换机与OPC服务器连接,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经由第二交换机与OPC服务器连接的同时,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与第三交换机连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经由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控制柜与第三交换机连接,电制冷机组系统经由电制冷机组控制柜与第三交换机连接,地源热泵系统经由地源热泵控制柜与第三交换机连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电制冷机组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分别经由水管与分水器连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电制冷机组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分别经由水管与集水器连接,分水器、集水器经由水管与用户末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借由上层管控系统可对多个能源系统进行有效协调控制和管理,根据不同负荷工况,在实时采集各能源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的同时,对各能源系统的启停进行合理与及时控制,从而为用户末端合理供热/供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能源系统协同管控平台架构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7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