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冷却风箱的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6816.9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1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段增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蓝创节能环保设备(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60;F23D14/62;F23D14/68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刘影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风箱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冷却风箱的燃烧器,包括混风箱,所述混风箱顶部连接有燃气进口;所述混风箱内设置有湍流网罩,所述混风箱下部连接有燃烧器主体,所述燃烧器主体末端设置有表面燃烧头;所述混风箱外固定套接有冷却风箱;所述冷却风箱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有风机;所述冷却风箱下部固定套接有含燃烧器保温材料的空腔;所述冷却风箱外部固定套接有锅炉;所述锅炉顶部设置有烟囱;所述冷却风箱顶部端面上相互独立设置有点火棒接管、UV火焰检测器接管、观火孔接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冷却风箱的燃烧器能够防止燃烧器过热对外部的设备造成损坏,能够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设计简单,便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冷却风箱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燃烧器技术的发展,目前全预混表面燃烧技术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全预混表面燃烧器能够达到降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所谓预混燃烧是指在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在点燃之前,将燃气和空气在预混装置中充分混合。由于预混燃烧没有扩散燃烧,燃料混合过量空气在系统中分布均匀,燃尽速度快,通过控制过量空气,可以实现对燃烧温度的控制,从而降低NOx的生成速率。
目前,全预混表面燃烧器在燃烧时会出现过度发热的情况,长时间使用会影响燃烧器火力的稳定性,而燃烧器连续高温工作也会影响本身的使用寿命,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便于维护的带冷却风箱的燃烧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带冷却风箱的燃烧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冷却风箱的燃烧器,包括混风箱,所述混风箱顶部通过燃气接管连接有燃气进口;所述混风箱内设置有湍流网罩,所述湍流网罩位于所述燃气接管的下端;所述混风箱下部连接有燃烧器主体,所述燃烧器主体末端设置有表面燃烧头;所述燃烧器主体位于所述湍流网罩的下方;所述混风箱外套有冷却风箱;所述冷却风箱与所述混风箱之间通过空气流道连通;所述冷却风箱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风机连接管道连接有鼓风机;所述冷却风箱下部通过密封法兰固定套接有含燃烧器保温材料的空腔,所述燃烧器保温材料包围所述燃烧器主体;所述冷却风箱外部通过密封法兰固定套接有锅炉;所述锅炉顶部设置有烟囱;所述冷却风箱顶部端面上相互独立设置有点火棒接管、UV火焰检测器接管、观火孔接管;所述点火棒接管的下端、所述UV火焰检测器接管的下端、所述观火孔接管的下端均穿出所述冷却风箱连向所述燃烧器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的管道内设置有过滤网,保证了进风的洁净度;
进一步的,所述湍流网罩内设置有出气孔罩;所述出气孔罩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小孔;所述湍流网罩由螺旋状排列的多个导流片组合而成;在湍流网罩的作用下,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会从出气小孔中流经湍流网罩上的导流片,之后的混合气体会变成旋涡状气流进入燃烧器;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进口上连接有燃气压力阀,能够调节燃气的进气压力;所述冷却风箱顶部设置有空气压力阀,能够调节冷风的进气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点火棒接管上端设置有点火棒;通过点火棒进行点火;
进一步的,所述UV火焰检测器接管上端设置有UV火焰检测器,能够控制点火装置点火;
进一步的,观火孔接管7上端设置有观火孔,通过观火孔方便操作人员观察火焰状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冷却风箱的燃烧器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冷却风箱的燃烧器,在混风箱外通过密封法兰套接有冷却风箱,随着鼓风机的源源不断将外部冷空气鼓入冷却风箱,过量的冷空气能够散去一部分燃烧器的表面燃烧头燃烧产生的热量,防止燃烧器过热对外部的设备造成损坏,能够延长燃烧器的使用寿命,设计简单,便于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蓝创节能环保设备(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蓝创节能环保设备(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6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控料自洁式三维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显微硬度计的试样夹持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