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水冷循环换向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6777.2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2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明;刘大雷;王涛;李文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E03B7/02;E03B7/07;C04B4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混凝土 温控 水冷 循环 换向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水冷循环换向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包括A进口、B出口和C出口,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包括D进口、E进口和F出口,所述B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D进口相连,所述C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E进口相连,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之间并联设有若干布置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用于降温的第三管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循环降温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定时控制第一三通换向阀、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状态,实现循环冷却水定时换向对混凝土内部进行循环降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水冷循环换向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是工程技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措施主要是浇筑前在芯体内部布设冷却降温管道,通过外部压力冷却水进入芯体内部经循环后,将混凝土水化热吸收转移。一种采用内循环方式,即循环水进入冷却池后再重新加压进入冷却管道;另一种为外循环方式,即循环水经循环加热后直接排放,冷却管道进水始终为冷水。
上述冷却降温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入仓与出仓管道温差较大,初始段降温速率快温差大,芯体高温区与管壁周边低温区形成应力集中区。接近出仓段因水温升高温差降低,降温效果很差,造成水化热量集中温升过高,超过规范允许温差;
2、整体降温效果较差,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里温差过大,形成混凝土表面应力裂纹;
3、可通过定时对换冷却水进出接口,以提高降温效果减少进出段温差,但是有压管道转换需停机停泵,且现场经常出现渗漏、脱管等问题。
4、冷却需要24小时循环,通常延续7-15天左右,多工作面多路管道并联运行时,转换难度大且费工费时工效极低,
5、无法准确掌握循环水温度测量、流量计量和热容量计算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水冷循环换向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循环降温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定时控制第一三通换向阀、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状态,实现循环冷却水定时换向对混凝土内部进行循环降温,使大体积混凝土整体保持温度均衡并持续等速降温,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水进出口、表里温差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水冷循环换向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和第二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包括A进口、B出口和C出口,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包括D进口、E进口和F出口,所述B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D进口相连,所述C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E进口相连,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之间并联设有若干布置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用于降温的第三管道。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进水总阀和回流总阀,所述A进口通过第四管道与进水总阀相连,所述F出口通过第五管道与回流总阀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一温压一体计,所述第五管道上设有第二温压一体计。
优选的,所述第四管道上还设有流量计。
优选的,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第二三通换向阀、截止阀均为电控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压一体计、第二温压一体计、流量计上均设有数据无线传输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6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
- 下一篇:一种翻盖式便捷金属钥匙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