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废盐冷渣防结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5832.6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2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伟;陶懿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废盐冷渣防结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废盐冷渣防结堵结构,包括截面形状为倒梯形的双层通道且双层通道的双层侧壁之间为冷却层;冷却层底部设有进水口并在顶部设有蒸汽排放管且蒸汽排放管顶部出气口外部设有蒸汽冷却管;蒸汽冷却管为四周封闭且顶部开口结构;双层通道上方侧部设有检修门II并在下方侧部设有检修门I。本实用新型具有及时冷渣、有效防堵结、对高温水蒸气也进行冷却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盐冷渣防结堵结构。
背景技术
焚烧是环保领域常用的处理方式之一,焚烧产生的大量废盐渣,温度能达到600℃以上设置900℃,在对外排出时,需要对这些高温废盐渣进行冷却,避免高温对设备或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如果将废盐渣进行回收后集中冷却,那么冷却后的废盐渣往往粘附在回收装置内,难以移出,影响后续的冷渣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及时冷渣、有效防堵结、对高温水蒸气也进行冷却的工业废盐冷渣防结堵结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废盐冷渣防结堵结构,包括截面形状为倒梯形的双层通道且双层通道的双层侧壁之间为冷却层;所述冷却层底部设有进水口并在顶部设有蒸汽排放管且蒸汽排放管顶部出气口外部设有蒸汽冷却管;所述蒸汽冷却管为四周封闭且顶部开口结构;所述双层通道上方侧部设有检修门II并在下方侧部设有检修门I。
其中,所述的双层通道内部设有螺旋向上走向的导流板。
其中,所述的进水口、检修门I与检修门II均设有阀门结构。
其中,所述的蒸汽排放管顶部出气口上方设有盖体且盖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其中,所述的蒸汽冷却管底部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设有阀门结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焚烧后产生的高温废盐渣设计的及时冷渣结构,且该结构具有很好的防堵结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蒸汽排放管结合蒸汽冷却管,对高温的水蒸气也进行有效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I;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II;
图中1为双层通道、2为冷却层、3为进水口、4为检修门I、5为检修门II、6为蒸汽排放管、7为蒸汽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废盐冷渣防结堵结构,包括截面形状为倒梯形的双层通道1且双层通道1的双层侧壁之间为冷却层2;冷却层2底部设有进水口3并在顶部设有蒸汽排放管6且蒸汽排放管6顶部出气口外部设有蒸汽冷却管7;蒸汽冷却管7为四周封闭且顶部开口结构;双层通道1上方侧部设有检修门II5并在下方侧部设有检修门I4。其中,双层通道1内部设有螺旋向上走向的导流板;进水口3、检修门I4与检修门II5均设有阀门结构;蒸汽排放管6顶部出气口上方设有盖体且盖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蒸汽冷却管7底部设有排水口且排水口设有阀门结构。
使用时,高温的废盐渣进入双层通道1,掉落在侧壁上,冷却层2中的冷水从进水口3进入,对侧壁上的废盐渣进行冷却,使废盐渣出来后及时冷却由液体变成固体,并提供持续的冷水供应,促进固体掉落,在冷渣的同时防止堵结,可以进行持续冷却操作。
冷却层2中的冷水在遇到高温时,快速汽化为水蒸气并从蒸汽排放管6排出,在蒸汽排放管6顶部出气口外部设有蒸汽冷却管7,给与水蒸气充足的时间进行冷却,液化的水分会积累在蒸汽冷却管7底部,并从底部的排水口排出。这样的设计,防止高温水蒸气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本实用新型在双层通道1上方侧部设有检修门II5并在下方侧部设有检修门I4,这样的设计,在出现局部有废盐渣堵结时,可以及时进行人工清除。同时,检修门的设置,也方便操作人员对双层通道1内部结构进行实时监测与维修,保证废盐渣冷却操作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茂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5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