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NTC贴壁式管路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5418.5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熊商成;张先锋;李鄂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G01K1/16;G01K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43009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tc 贴壁式 管路 温度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TC贴壁式管路温度传感器,其金属管夹和NTC导线总成,金属管夹的主体为沿其本体长度方向设有卡口的圆柱形管体,管体的内径与管路直径一致;金属管夹的外壁设有一端开口设置的安装腔,安装腔的腔底为金属管夹的管壁,NTC导线总成通过树脂封装在安装腔中,其连接引线伸出安装腔开口端设置,同时,安装腔的两侧腔壁上相对设有内凹限位槽。采用金属材料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外部结构,结构稳固,且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良,通过管夹使所述金属管夹与管路之间形成面接触,不易自管路上脱落,同时,由于内置NTC导线总成的安装腔腔底即为所述金属管夹的管壁,使管路的热量及时且充分的传递给NTC导线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温度传感部件,具体涉及:NTC贴壁式管路温度传感器、热泵空调温度传感器、新能源电池水冷系统以及其它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管路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迈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而电池的热管理热相关问题决定其使用性能、安全性、寿命以及使用成本。电池热系统管理不当会造成电池局部过热,进而造成冒烟、起火甚至重大人身伤亡事件,因此对电池热系统管路的温度监测及其重要。
热泵空调作为一个重要的热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热泵空调温度传感器作为该系统的一个的感温元器件,其性能至关重要,不仅要耐高温、抗老化还要反应时间快。但是现有的热管理系统温度传感器一般采用注塑工艺成型的,其耐高温性能较差,且塑料的导热性能也较差,因此存在反应慢,使用寿命短,元器件老化速度较快等问题。现在急需设计出一种耐高温、反应灵敏以及结构稳定的热管理系统温度传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NTC贴壁式管路温度传感器,解决现有热泵空调温度传感器反应慢,使用寿命短,元器件老化速度较快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NTC贴壁式管路温度传感器,其包括金属管夹和NTC导线总成,所述金属管夹的主体为沿其本体长度方向设有卡口的圆柱形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径与管路直径一致;所述金属管夹的外壁设有一端开口设置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底为所述金属管夹的管壁,所述NTC导线总成通过树脂封装在所述安装腔中,其连接引线伸出安装腔开口端设置,同时,所述安装腔的至少一个内腔壁上设有内凹限位槽,用于防止树脂自内凹槽中脱落。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的本体长度延伸方向与金属管夹的本体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夹的开口端两侧对称向外弯折延伸出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弯曲段为弧形弯曲段。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为金属管夹开口端的其中一侧反向向外弯折一体成型的。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夹内壁对应安装腔腔底的位置设有导热介质。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夹内壁设有摩擦垫。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夹的表面镀覆有稀有合金金属镀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NTC贴壁式管路温度传感器,其采用金属材料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外部结构,结构稳固,且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良,通过管夹设计,使所述金属管夹与管路之间形成面接触,摩擦力大,金属管夹不易自管路上脱落,且保证了金属管夹与管路之间配合紧密,同时,由于内置NTC导线总成的安装腔腔底即为所述金属管夹的管壁,使管路的热量及时且充分的传递给NTC导线总成;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NTC贴壁式管路温度传感器反应灵、结构稳固、且使用寿命长,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NTC贴壁式管路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管路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NTC贴壁式管路温度传感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NTC贴壁式管路温度传感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5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酶催化污泥减量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体化水冲自循环环保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