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黄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4857.4 | 申请日: | 201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0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海;王克文;王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菁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1/08 | 分类号: | F16N11/08;F16N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黄油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打黄油机构,包括箱体、油杯、出油阀、蜗杆电机、安全阀,箱体一端顶部设有油杯,另一端设有蜗杆电机和安全阀,安全阀一侧设有出油阀,出油阀连接箱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省时省力,且避免了人工打油造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黄油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打黄油机构。
背景技术
当机械设备或机动车辆等许多经常性运转或高速运转的部件,经一定的时间运行后一般对其运动部件都需要加注黄油或其他油脂,予以润滑保养,防止两两部件之间运转摩擦而产生高温及磨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问题1):现有的黄油机一般都采用手动进行操作,将黄油从储油桶中取出并缓慢加注到运动部件中,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人工操作且在操作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易造成滴落浪费;2)若机器需要黄油且在运行过程中时,则需将机器关停再进行人工注油,这样不仅费时、费力,且耗费正常工作时间;所以急需一种自动打黄油的装置,不仅省时省力还能避免浪费,且能够及时对所需机构进行黄油注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打黄油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省时省力,且避免了人工打油造成的浪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打黄油机构,包括箱体、油杯、出油阀、蜗杆电机、安全阀、压力表、回油管道,箱体一端顶部设有油杯,另一端上面设有蜗杆电机和压力表,底面设有安全阀,安全阀连通内部回油管道,压力表一侧设有出油阀,出油阀连接箱体。
所述油杯包括油杯盖、杯身、弹簧、锥形推进块,所述杯身一端为锥形,所述锥形推进块位于杯身内,所述弹簧位于杯身内,弹簧一段连接锥形推进块,另一端连接油杯盖,所述油杯盖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杯身尾端,通过弹簧弹力推动锥形推进块将油杯内黄油推出。
所述箱体包括齿轮Ⅰ、齿轮Ⅱ、驱动齿;驱动齿一侧设有齿轮Ⅰ和齿轮Ⅱ,驱动齿中心设有驱动杆,驱动杆另一端设有齿轮Ⅰ,齿轮Ⅰ啮合齿轮Ⅱ,所述蜗杆电机一端设有蜗杆,蜗杆啮合驱动齿;由蜗杆电机提供动力带动驱动齿转动,从而使齿轮Ⅰ和齿轮Ⅱ转动推动黄油流向出油阀,箱体连接出油阀一端设有压力表用以观察箱体内黄油压力,避免压力过高损坏箱体结构;压力表对向的箱体底面设有安全阀,安全阀连通回油管道,当箱体内油压较高且大于安全阀的安全弹性压力值时会使安全阀向下打开,齿轮Ⅰ和齿轮Ⅱ一侧的出油管道内黄油在高压下通过安全阀经回油管道流回齿轮Ⅰ和齿轮Ⅱ另一侧的油管内,然后再经过齿轮Ⅰ、齿轮Ⅱ的转动流向出油阀,如此往复避免压力过高;所述出油阀上设有若干出油口,各出油口通过油管连接向机器各处黄油使用点。
优选的,所述箱体一端设有备用注油口,连通箱体内出油管道,当油杯出现故障时可使用油枪从此处直接注油,闲置不用时可用螺栓封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通过箱体内的蜗杆电机、蜗杆及齿轮机构将黄油自动推入出油阀,通过出油口连接油管输出;此机构可以随时自动的对黄油进行输出,不仅避免了使用人工注油的麻烦,同时也避免了运行中的机器需停机注油所带来的耗时耗力的弊端;
2)本实用新型中黄油存在于密封的箱体内,在注油过程中避免了人工打黄油过程中造成的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黄油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黄油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黄油机构中油杯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打黄油机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菁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菁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4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多行程自由切换的简易型滑轨
- 下一篇:一种炼油厂用的油液运输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