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电池智能有偿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93079.7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4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军;张超;马世博;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7F7/06 | 分类号: | G07F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线飞祥 |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电池 智能 有偿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电池智能有偿回收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新电池储存箱、旧电池收集机构和新电池置换机构,机体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机体外壳的上部外侧安装有显示屏,机体外壳的上部设置有旧电池投入口,机体外壳的下部设置有新电池弹出口,机体外壳内下部设置有安装板;旧电池收集机构倾斜设置在机体外壳的内部一侧,新电池储存箱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且靠近新电池弹出口处,新电池置换机构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解决了公共场合无回收处理废旧电池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的状况和小规模回收废旧电池不易的问题,另一方面降低了需要保洁人员捡拾废旧电池的人工成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回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干电池智能有偿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电池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有蓄电池、锂电池(如相机电池等)和干电池。电池作为日常生活中小型电器主要的能量来源,可以得到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并且电池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起来简便易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由于废旧电池内含有重金属和酸碱物质,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电池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对环境、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于蓄电池等大型二次废旧电池的回收国内外都比较重视,并且有日趋成熟的技术(如瑞士的热处理、德国的真空热处理等),基本解决二次污染问题。锂电池通常在电子商城或者手机销售处均有回收点。但对于干电池来说,因其体积小、种类繁多、需求量大且回收成本低使得国内并未建立相应的回收治理体系。目前,市面上无集中回收废旧电池装置且存在小规模回收废旧电池难的问题,因此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干电池智能有偿回收装置,其一方面解决了公共场合无回收处理废旧电池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的状况和小规模回收废旧电池不易的问题,另一方面降低了需要保洁人员捡拾废旧电池的人工成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电池智能有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外壳、新电池储存箱、用于收集旧电池的旧电池收集机构和用于置换新电池的新电池置换机构,所述新电池储存箱、旧电池收集机构和新电池置换机构均设置在机体外壳内,所述机体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机体外壳的上部外侧安装有用于显示宣传回收干电池及吸引广告招商的显示屏,所述机体外壳的上部设置有旧电池投入口,所述旧电池投入口位于显示屏的下方一侧,所述机体外壳的下部设置有新电池弹出口,所述机体外壳内下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旧电池收集机构倾斜设置在机体外壳的内部一侧,所述旧电池收集机构的上端与旧电池投入口相连接,所述旧电池收集机构的下端固定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新电池储存箱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部且靠近新电池弹出口处,所述新电池置换机构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且能够将新电池储存箱底部的新电池推入新电池弹出口。
上述的一种干电池智能有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旧电池收集机构包括滑道、旧电池收集箱和用于识别电池型号和计数旧电池投入数量的视觉识别模块,所述视觉识别模块的摄像头安装在旧电池投入口内顶部,所述滑道和旧电池收集箱均位于机体外壳内,所述滑道的上端与旧电池投入口连接,所述滑道倾斜设置,所述滑道的下端与旧电池收集箱的上端口连接,所述旧电池收集箱固定在安装板的顶部一侧。
上述的一种干电池智能有偿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电池置换机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平行设置的新电池推动机构,所述新电池推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板、第三连杆和推块,所述电机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的上部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推块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铰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固定在安装板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3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人体信息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环形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