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2891.8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8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国;张忠秀;曹红星;吕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国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路基 沉降 设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路面层,所路面层的两侧设有护坡,路面层的下侧设有渣土层,所述渣土层内设有平铺的尼龙网,增强其整体性,渣土层的下侧设有卵石层,卵石层中设有竖向的竖管套,所述竖管套的内壁上设有通孔,竖管套的下端连接有横向管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竖管套将渗透而下的雨水集中排到暗沟中,保证路基基底的干燥,土方栅格层能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发生侧向位移和开裂,支座、墩体和弹性块的设置,在路基基础发生振动和路面超载时,通过拱形板的作用,将力分散,路基基础内部的振动力逐步抵消,从而避免路基基础因剪切力的作用发生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背景技术
路基不均匀沉降是路基工程的常见病害之一,在国内外公路中普遍存在,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引起路面的不平整,主要表现为接缝台阶、桥头或涵洞两端路面沉降、局部路基病害导致的不均匀沉降等,路基沉降是公路使用过程常见的一种危害行车安全的现象,由于长时间承受较高负荷作用,造成路基整体下沉,形成高低不平,随着现如今公路建设 的加深,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现有技术中的路基在防沉降方面,仅仅是通过加厚路基来缓解路基的沉降,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公路的寿命无法最大化的提高,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路面层,所路面层的两侧设有护坡,路面层的下侧设有渣土层,渣土层的下侧设有卵石层,卵石层中设有竖向的竖管套,所述卵石层的两侧设有暗沟,卵石层的下侧设有若干上下对称的支座,支座朝中心的一侧设有拱形板,拱形板之间设有墩体,墩体上设有若干延伸柱,所述墩体的中心处设有圆柱型的抗压柱,抗压柱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和墩体的外侧均填充有土方栅格层,两所述连接柱的端部连接有弹性块,弹性块为对称的纺锤形结构,弹性块的上下两侧连接有支撑柱,上方支撑柱的上端连接卵石层的下侧,所述支座、支撑柱、弹性块的外侧和卵石层的下侧均填充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和护坡的下侧均为夯实土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渣土层内设有平铺的尼龙网,增强其整体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管套的内壁上设有通孔,竖管套的下端连接有横向管道,用于收集和运输雨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柱贯穿拱形板,延伸柱连通在上方的支座内,且呈倒八字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柱的外侧设有防滑纹,防滑纹呈横向错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在土方栅格层内固定设有若干加长板,加长板关于抗压柱对称设置,用于加强与土方栅格层的结合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竖管套将渗透而下的雨水集中排到暗沟中,保证路基基底的干燥,土方栅格层能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发生侧向位移和开裂。
2、支座、墩体和弹性块的设置,在路基基础发生振动和路面超载时,通过拱形板的作用,将力分散,路基基础内部的振动力逐步抵消,从而避免路基基础因剪切力的作用发生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中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中墩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国,未经刘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28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