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排保险杠吸能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0712.7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3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松;夏大生;张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东胜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B60R19/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排 保险杠 吸能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排保险杠吸能块,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吸能件和插接在吸能件之间的吸能泡沫,所述吸能件为金属薄板折弯而成的几字形长条结构,所述吸能泡沫与两个吸能件过盈配合,所述吸能件远离吸能泡沫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沿吸能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吸能弹簧,所述吸能弹簧的两端分别固设在吸能件外侧的上下两端外壁上,所述吸能件的两端均设有垂直向外扩张的定位折边,所述定位折边与吸能件一体成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金属的吸能件为吸能泡沫提高结构强度,采用吸能弹簧、吸能件的折弯和蜂窝状的吸能泡沫的方式提升吸能块的缓冲能力,能够有效保障车身和人身安全,成本较低,符合市场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排保险杠吸能块。
背景技术
汽车的后保险杠,不仅有装饰功能,更重要的是对车辆或驾驶员在冲撞受力的时候,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产生缓冲的一个装置,起到保护人与车的作用。为了提高汽车后保险杠的缓冲能力,常常在保险杠本体与车体间增加吸能块装置。
现有的吸能块大多采用吸能钣金件、泡沫或者塑料材质,吸能钣金件存在容易形变、价格高昂的问题,吸能钣金件常常一次碰撞就会发生变形需要更换,而泡沫和塑料材质的吸能块存在结构强度低、吸能缓冲效果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排保险杠吸能块,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金属的吸能件为吸能泡沫提高结构强度,采用吸能弹簧、吸能件的折弯和蜂窝状的吸能泡沫的方式提升吸能块的吸能缓冲能力,能够有效的保障车身和人身安全,而且使用成本较低,符合市场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排保险杠吸能块,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吸能件和插接在吸能件之间的吸能泡沫,所述吸能件为金属薄板折弯而成的几字形长条结构,所述吸能泡沫与两个吸能件过盈配合,所述吸能件远离吸能泡沫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沿吸能件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吸能弹簧,所述吸能弹簧的两端分别固设在吸能件外侧的上下两端外壁上,所述吸能件的两端均设有垂直向外扩张的定位折边,所述定位折边与吸能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吸能件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折弯,所述折弯沿着吸能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定位折边远离吸能弹簧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卡扣沿定位折边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吸能件采用铜、铁、铝、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其中任一材料制成,所述吸能件的侧壁厚度为1-2cm。
进一步,所述吸能泡沫的内部为蜂窝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后排保险杠吸能块,通过设置两个吸能件夹持吸能泡沫,提升了吸能泡沫的结构强度,吸能件本身的薄壁设置和折弯结构,提升了吸能件的弹性,在吸能件的外侧固设吸能弹簧,用于加强吸能件的强度和吸能缓冲的能力;通过设置定位折边和卡扣,方便将吸能件安装到保险杠和横梁上,操作方便简单。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新颖,效果突出,利用金属的吸能件为吸能泡沫提高结构强度,采用吸能弹簧、吸能件的折弯和蜂窝状的吸能泡沫的方式提升吸能块的吸能缓冲能力,能够有效的保障车身和人身安全,而且使用成本较低,符合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后排保险杠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能件;2、吸能泡沫;3、吸能弹簧;4、定位折边;5、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东胜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阜阳东胜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0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