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废水中SS的耦合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0391.0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1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荣;王庆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荣盛达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许轲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催化裂化 烟气 脱硫 水中 ss 耦合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除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废水SS的耦合分离装置,包括槽体、双级反应搅拌混凝器、导流筒、导流反射装置、刮泥机、污泥浓缩斗和集泥回流装置,所述双级反应搅拌混凝器设于槽体外侧,其通过进液管与所述导流筒连通,液、固、药剂通过搅拌混凝与回流颗粒污泥聚凝后进入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下方设有导流反射装置,导流筒和导流反射装置四周的槽体内区域设为澄清区,澄清区的顶部设有出液管,底部设有锥体状的底板,所述的底板底部中心下端口处设有所述污泥浓缩斗,并且底板的四周上方设有所述刮泥机,同时底板的下方设有所述集泥回流装置。本实用新型固液分离效率高,SS去除效果好,适用于高浓度微细颗粒含固工业废水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水澄清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去除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废水 SS的耦合分离装置,其主要用于含固量高、粒径细、难分离的石油化工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含固废水的澄清分离。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装置大多采用湿法脱硫。湿法脱硫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工艺。其中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占世界上投入运行的FGD系统的85%左右,我国绝大部分大型燃煤发电机组的脱硫方式也都采用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效率一般可以达到95%以上。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烟气排放量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区域空气环境污染防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近年来,国家实行更严格的烟气排放控制标准,较大幅度地压低了烟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为了实现达标排放,对于现有的湿法脱硫系统,一般采取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以加大脱硫液气比提高脱硫效率。由于液气比的加大,使之更多的含有脱硫浆液的雾滴会随烟气进入除雾器;现有折板除雾器对20μm以下的雾滴除雾效率很低,大量细小雾滴通过除雾器排出烟囱,饱和的含有脱硫浆液雾滴的烟气在排放过程中随温度的降低析出冷凝水,与逃逸的雾滴在脱硫装置周边形成“石膏雨”、硫铵气溶胶等,造成颗粒物排放严重超标,给企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含固废水处理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含固废水中催化剂颗粒细,粒径在1.0-5μm的颗粒占76%以上,含固量高达0.15%-0.5%,常规液固沉淀法,分离效率低,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要求;二是,精过滤器经常堵塞,因而,在提高烟气排放标准后更难以满足生产装置正常运行的要求。
同时考虑到,目前我国石化工业项目单位水耗大、水资源效率较低问题,石化生产装置规模体量大,水资源成为关系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需要一种固液沉降分离效率高、系统运行费用低、投资省、占地少的高效分离技术,以增强石化装置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整体提高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水资源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达到国家提高烟气排放控制标准的要求,克服如上述现用常规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缺陷,针对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含固废水的行业特征,并考虑整体提升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装置水资源效率,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去除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废水中SS的耦合分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除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废水SS 的耦合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槽体、双级反应搅拌混凝器、导流筒、导流反射装置、刮泥机、污泥浓缩斗和集泥回流装置。所述双级反应搅拌混凝器设于槽体外侧,其通过进液管与所述导流筒连通,液、固、药剂通过搅拌混凝与回流颗粒污泥聚凝后进入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下方设有所述导流反射装置,导流筒和导流反射装置四周的槽体内区域设为澄清区,所述澄清区的顶部设有出液管,底部设有锥体状的底板,所述的底板底部中心下端口处设有所述污泥浓缩斗,并且底板的四周上方设有所述刮泥机,同时底板的下方设有所述集泥回流装置。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优选,所述出液管下方且位于澄清区的中上方内设有用于澄清液上升导流的斜板,所述斜板安装在所述导流筒的外壁与所述槽体的内壁之间。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优选,所述澄清区顶部的出液管位于槽体外与集水堰板出液口相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荣盛达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荣盛达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0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转轴的支撑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玻璃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