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0109.9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3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峰;邹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设于显示设备下方,包括光源、导光板以及聚光件。光源设于显示设备下方,为所述显示设备提供光源。导光板,设于显示设备下方,紧靠显示设备设置,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显示设备上。聚光件,设于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汇聚至导光板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厚度薄、光源利用率高、能耗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都趋向于轻薄,低功耗方向发展。电子设备的背光模组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侧入式背光源是指将光源排列在显示设备背面的四周,而直下式背光模组则是将光源排列在显示设备背部,所以直下式背光模组通常比侧入式的更厚。侧入式背光源成本更低,模组整体更薄,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利用率较差,距离光源较远处的亮度较低,导致显示设备上的光源分布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率高、光源分布均匀的背光模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显示设备和设于设备下方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以及聚光件。
所述显示设备为需要背光显示的设备。
所述光源设于显示设备下方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发射光线。
所述导光板,设于显示设备下方的另一侧,紧靠显示设备设置,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显示设备上。
所述聚光件,设于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线汇聚至导光板上。
所述聚光件为透镜。
所述聚光件为四分之一的球形透镜,所述透镜直角切面朝向光源,所述球形面朝向导光板。
所述聚光件为二之一的球形透镜,所述透镜切面朝向光源,所述球形面朝向导光板。
所述聚光件为棱锥或棱台形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键盘,包括上述结构的背光模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光源在导光板上面的光能利用率,从而减小了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了背光模组的耗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聚光件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安装聚光件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显示设备1、导光板2、光源3,其中光源3内设有发光元件4,还包括发光元件4的光线覆盖范围5。其中光源3与导光板2构成所述背光模组。光源沿水平方向照射在导光板上,通过导光板的反射作用,使光线最终到达显示设备。
经试验研究发现,在该背光模组中,当导光板2厚度为0.125mm时,对光源的利用率大约为31.25%。当导光板2厚度增加40%到0.175mm时,对光源的利用率大约为43.75%。因此在该背光模组中,对光源的利用率低,导致显示设备1 上的亮度较低,只能通过增加背光模组厚度或增加光源的数量来实现,从而使得该采用该背光模组的设备存在厚度较大、耗电量较高的问题。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显示设备1、导光板2、光源3以及聚光件6,其中光源3内设有发光元件4。聚光件6设于光源3与导光板2之间,紧靠光源与导光板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0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板生产用压机
- 下一篇:一种平移式箱式电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