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兰花香型茶叶制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9288.4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9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李明森;谢美坤;吕慧慧;杨马;杨顺鑫;张永毅;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友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A23F3/40 |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 地址: | 442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兰花 香型 茶叶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兰花香型茶叶制备装置,涉及茶叶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内腔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孔,托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圆簸箕,发酵箱的前后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循环风扇,发酵箱的左侧连通有加湿管,加湿管的左侧连通有加湿器,加湿器的入水端连通有位于加湿器上方且右侧与发酵箱固定连接的混合水箱,混合水箱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小型马达,小型马达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搅拌片,混合水箱的顶部连通有漏斗,混合水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量杯,混合水箱的内腔底壁固定安装有加热丝。该兰花香型茶叶制备装置,具备了提升发酵性能以及可使茶叶带有特定清香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兰花香型茶叶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目前茶叶制备的过程中,发酵过程往往是通过铺设一层潮湿的布,然后将人工将盛放茶叶的器皿加热来进行发酵,该种方法不仅无法良好的控制发酵热量,还会导致潮湿的布因加热而不再潮湿从而使茶叶因湿度不够而无法良好的发酵,最终使茶叶的整体品质下降,故而提出一种弄兰花香型茶叶制备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兰花香型茶叶制备装置,能够解决目前茶叶制备的过程中,发酵过程往往是通过铺设一层潮湿的布,然后将人工将盛放茶叶的器皿加热来进行发酵,该种方法不仅无法良好的控制发酵热量,还会导致潮湿的布因加热而不再潮湿从而使茶叶因湿度不够而无法良好的发酵,最终使茶叶的整体品质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兰花香型茶叶制备装置,包括发酵箱,所述发酵箱内腔前后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开设有通风孔,托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圆簸箕,发酵箱的前后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循环风扇,发酵箱的左侧连通有加湿管,加湿管的左侧连通有加湿器,加湿器的入水端连通有位于加湿器上方且右侧与发酵箱固定连接的混合水箱,混合水箱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小型马达,小型马达的输出轴处固定安装有搅拌片,混合水箱的顶部连通有漏斗,混合水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量杯,混合水箱的内腔底壁固定安装有加热丝,发酵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加热丝电连接的温控器,发酵箱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与温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的感温棒。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托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二十厘米,所述发酵箱的右侧设置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通风孔呈均匀分布于托板的顶部且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不大于一厘米。
优选的,所述混合水箱内部填充有液体,所述量杯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填充有液体。
优选的,所述循环风扇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与发酵箱的内腔前后侧壁固定连接,单个所述循环风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托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圆簸箕的内部布置有茶叶,且圆簸箕的直径小于托板的宽度,所述圆簸箕的数量与托板的数量相等,且若干个所述圆簸箕分别位于若干个所述托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友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友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92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育苗铲
- 下一篇:一种环保的厨房地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