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动滑轮组构造的恒流放水堰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8495.8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7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龚家国;刘鹏;李恩辉;翟正丽;冶运涛;尚毅梓;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滑轮 组构 流放 水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滑轮组构造的恒流放水堰,涉及水位控制设施技术领域,其包括滑动设置于底座中的堰板,堰板通过同步移动装置连接于浮球上,浮球置于稳波盒中。同步移动装置包括水平杆,水平杆的两端通过直线导轨和动滑轮组分别与浮球和堰板连接,水平杆竖直滑动设置于水平保持机构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挡水放水设施难以保证出水流量过程恒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位控制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动滑轮组构造的恒流放水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挡水放水设施大多为人工或机械堰板,根据上游来水量以及下游所需水量要求,采用机械设备大致调节堰板开度,控制放水流量,放水过程中,出流过程随着来流过程波动,难以保证出流量过程的恒定。这对于下游流量过程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城市景观水系、风景区水网、大面积滩区补水洗盐、农田灌溉、污水排放等,会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传统调节方式根据上游水位信息来人为调节堰的开度,难以自动监控,导致调节信息滞后等情况,有些堰板是固定设置的,存在无法调节出流量、实时调节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滑轮组构造的恒流放水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挡水放水设施难以保证出水流量过程恒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基于动滑轮组构造的恒流放水堰,其包括滑动设置于底座中的堰板,堰板通过同步移动装置连接于浮球上,浮球置于稳波盒中。同步移动装置包括水平杆,水平杆的两端通过直线导轨和动滑轮组分别与浮球和堰板连接,水平杆竖直滑动设置于水平保持机构中。
进一步地,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线绳,第一动滑轮固定连接于堰板上,第二动滑轮固定连接于水平杆上,线绳呈S型绕过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且两端固定。两端固定的线绳使绕在两个动滑轮上的线绳长度固定,呈S型缠绕的线绳使得第一动滑轮能够跟随第二动滑轮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直线导轨为滚动导轨,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滑轨和滑动设置于滑轨上的滑块,浮球和水平杆均固定连接于滑块上。滚动导轨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滑块与滑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将浮球的移动距离传递给堰板的传递效率。
进一步地,水平保持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限位导轨,限位导轨上设置有竖直贯穿的燕尾槽,燕尾槽中滑动配合连接有燕尾钉,燕尾钉固定连接于水平杆上。通过燕尾槽与燕尾钉的配合作用,使燕尾钉只能沿着燕尾槽竖直上下移动,从而使固定在燕尾钉上的水平杆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沿水平杆的轴向并排间隔设置有两个水平保持机构。
进一步地,稳波盒包括置于水中的连通部和位于水面上的挡风部,挡风部的顶面敞开,连通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水流入的连通孔。通过连通孔将连通部外侧的水引入内腔中,形成一个连通器,使连通部内部的水位与外部的水位一致,挡风部给连通部内部的水提供屏障,减小风速等自然环境引起的水面波动,减少对堰板的误操作,提高可靠性。
进一步地,连通部呈圆台状,挡风部呈圆柱状,连通部和挡风部的内部均中空,且挡风部的内径大于浮球的最大外形尺寸,使浮球能够从挡风部敞开的顶端放入浮于稳波盒中的水面上,并随着稳波盒内的液面高度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底座设置于堰板的两端,底座上设置有供堰板插入并竖直滑动的矩形槽,矩形槽与堰板之间设置有滚轮。通过滚轮来降低底座与堰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堰板的移动距离更加接近于水位的变化距离,提高出水流量的恒定精度。
进一步地,堰板为薄壁堰。薄壁堰是指堰顶厚度与堰上水头的比值小于0.67的堰,薄壁堰的堰顶壁与过堰水流只有一条边线接触,对水流无影响,具有稳定的水头与流量关系,降低上下滑动过程中堰板对水流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84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料盘上下料分盘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