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8230.8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9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卢春亭;王若男;徐前;牛敬森;马玉曾;马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2/00 | 分类号: | E04D12/00;E04D13/064;E04D13/068;E04D13/16;E04D3/38;E04D3/40;E04D11/00;H02S20/26;E04D13/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屋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结构。该结构包括檩条,檩条上设有支座,支座上设有主水槽,相邻两主水槽之间设有横向水槽和标准板,主水槽上设有对标准板进行压设限位的竖向盖板,横向水槽位于两个标准板间隙的下部,并横向水槽的两端与主水槽连通。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支座安装;主水槽安装;主水槽连接;横向水槽安装;保温、透气层安装;标准板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完美的实现了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相结合,并且避免了目前分布式光伏项目受制于屋顶承重的问题;只有屋面暴露在外,有良好的密封环境,使用寿命可延长至30年以上;采用卡扣式零穿孔连接,避免了漏水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指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钢结构后置式光伏屋面(BAPV)利用原结构屋面压型金属板,安装光伏发电组件,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前屋面结构必须施工完成,然后再进行光伏组件的二次安装,安装需在已施工完成屋面二次安装光伏发电组件,导致原屋面因施工人员踩踏、屋面材料吊装、长期光伏自重荷载和局部设备荷载等原因,造成屋面板(彩钢板、铝镁锰版)永久沉降变形,产生后期屋面漏水隐患,因漏水点的不宜排查,致使长期漏水隐患的存在,并且随着使用年限时间增厂漏水问题会原来越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结构,解决了现有BAPV受年限影响存在漏水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伏一体化屋面结构,包括檩条,檩条上设有支座,支座上设有主水槽,相邻两主水槽之间设有横向水槽和标准板,主水槽上设有对标准板进行压设限位的竖向盖板,横向水槽位于两个标准板间隙的下部,并横向水槽的两端与主水槽连通。
所述的支座为“几”字形,支座上位于两侧的下端板通过自攻钉I与檩条连接,支座的上端板上设有与主水槽的底部接触的橡胶垫II,上端板通过自攻钉II与主水槽连接。
所述的主水槽包括设在支座上的底板,底板上设有对称的竖支板,竖支板的外侧设有外弧板,外弧板与底板之间设有斜支板,两竖支板之间设有上接板。
所述的主水槽之间设有连接接头、连接条和连接底板,连接接头密封罩设在底板的上端面、竖支板的外端面、外弧板、斜支板、上接板的上端面上,连接条套在底板、竖支板与上接板之间形成的空腹内,连接底板与底板的下端面贴合,斜支板上设有拉紧座,相对的两拉紧座之间设有对拉组件。
所述的连接条、连接底板通过自攻钉III与主水槽连接。
所述的竖支板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外伸出的外缘和向内侧伸出的内缘。
所述的外弧板的端部设有向内的钩部,钩部与横向水槽端部的卡缘I配合。
所述的横向水槽为U形截面的月牙状。
所述的横向水槽之间设有多翼密封条。
所述的标准板为光伏板或踏板。
所述的竖向盖板的下部设有槽,主水槽的竖支板上部设有槽,槽内卡设有与标准板配合的橡胶垫II。
所述的竖向盖板上设有螺钉,螺钉与螺母连接,螺母设在主水槽上。
所述的竖向盖板与标准板之间设有接地片。
所述的主水槽的竖支板上端设有向内侧伸出的卡缘II,卡缘II与螺母上的卡槽配合。
所述的主水槽与洞口之间设有内衬管I,主水槽上设有对内衬管I进行压设限位的竖向盖板,内衬管I上设有泛水板I,泛水板I上设有防水卷材。
所述的泛水板I的下端包裹内衬管I与竖向盖板接触的一端,泛水板I的中部弯折经过内衬管I与洞口的夹角处,泛水板I的上端对折罩设在洞口处的示意装置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8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