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链条预张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7407.2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3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洁羽;祁振峰;严有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玉红 |
地址: | 242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预张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链条预张拉装置,包括工作台、预张拉单元、输送机构,在工作台一侧设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预张拉单元和输送机构的运转,预张拉单元包括主夹具、副夹具和拉力传感器,在工作台上方设置链条传输通道,在链条传输通道上方设置主夹具和副夹具,在工作台下方设置液压装置,在工作台外侧对应两个连杆的位置设置分别拉力传感器,输送机构包括传动连杆,在传动连杆上端设置输送拉杆,输送拉杆下端设置为倾斜面,所述输送拉杆位于链条传输通道上方,其中控制装置控制液压装置,液压装置控制副夹具和传动连杆的运转。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张拉单元检测链条,采用输送机构传输链条,动力均由液压装置控制,实现全程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链条预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人工手动链条预拉过程是通过人工将生产好的链条转运到预拉机上,再通过液压装置人工预张拉,需要人工检测是否有链条断裂的现象,再通过人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现有的人工手动链条预拉模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预警和检测的链条预张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条预张拉装置,包括工作台、预张拉单元、输送机构,在工作台一侧设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预张拉单元和输送机构的运转,预张拉单元包括主夹具、副夹具和拉力传感器,在工作台上方设置链条传输通道,在链条传输通道上方设置主夹具和副夹具,在工作台下方设置液压装置,主夹具和副夹具的两个夹头转动连接并分别位于链条两侧,主夹具和副夹具安装在两根平行的连杆上,其中主夹具固定在两根平行的连杆上,副夹具可沿两根平行的连杆移动,两根平行的连杆固定在工作台上,位于链条传输通道两侧,在工作台外侧对应两个连杆的位置设置分别拉力传感器,链条传输通道穿过整个工作台,在进口一侧设置链环计数器和尺寸检测工装,在出口一侧设置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传动连杆,在传动连杆上端设置输送拉杆,所述输送拉杆下端设置为倾斜面,所述输送拉杆位于链条传输通道上方用于拉动链条前进,其中控制装置控制液压装置,液压装置控制副夹具和传动连杆的运转。
在控制装置中设置预张力输入模块,由预张力输入模块控制副夹具的移动距离,并且在两个连杆端部分别设置拉力传感器,两个拉力传感器用链条连接,其中一个拉力传感器上设置拉力调整装置。
优选的,主夹具和副夹具由液压装置控制开合,在两个连杆上,位于副夹具与工作台内侧面之间设置弹簧;链条传输通道中间间断设置,整个链条传输通道为不连续的通道,链条传输通道上设置便于限位链条的凹槽,链条传输通道出口一端设置为向下弯折的弧形面。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工作台一侧设置预警器,预警器接受数据存储器中比较预张力输入模块输入和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拉力值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发出预警;在工作台外侧,输送机构前面还设置尺寸检测单元,尺寸检测单元包括检测夹具和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据由数据采集器采集并传输至数据存储器,经数据存储器分析后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是否启动预警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张拉单元检测链条,采用输送机构传输链条,动力均由液压装置控制,实现全程自动化,并实现预张力等多个数据的提前输入,并与检测过程中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实现检测判断的自动化。
用链条连接的两个拉力传感器可以同时由拉力调整装置进行调节,拉力调整装置由手动转轮带动一对锥齿轮传动,从而调节拉力传感器,两个拉力传感器用链轮连在一起可以同时实现转动调节。
弹簧便于副夹具的回位。
预张拉单元,通过预张力输入模块控制液压缸压力给链环需要的预张力,张力数据输入电脑系统,转化为液压缸的推力通过副夹具推动链条,主夹具和副夹具通过仿生学大力夹钳,能够提供足够的夹紧力,通过液压缸给予足够的动力,拉力传感器将实际受力反馈给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传输至数据存储器,若预张力与预张力输入模块输入的预张力不一致,不合格反馈给预警器报警,生产人员能够及时停机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7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