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流动换热实验的涡轮叶片带肋内冷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7329.6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7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华;魏景涛;邓创新;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动 实验 涡轮 叶片 带肋内冷 通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流动换热实验的涡轮叶片带肋内冷通道,包含基体、封盖、若干弯曲肋、以及若干矩形肋;封盖包含盖板和压板;基体的上表面上设有截面为U型且两端开口的压槽;矩形肋包含固定块和肋片;压槽的底面上设有两端开口的凹槽,且压槽的底面在凹槽的一侧均匀设有若干和矩形肋固定块一一对应的固定槽;若干弯曲肋均匀设置在凹槽内;矩形肋的固定块在其对应的固定槽中和基体胶连,使得矩形肋的肋片悬空设置在凹槽上;盖板和基体上表面固连,使得压板压在压槽底面上、压住各个矩形肋的固定块,形成带肋内冷通道。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升实验过程中肋片的安装效率,亦能很好的保障实验通道中气流的流场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叶片的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流动换热实验的涡轮叶片带肋内冷通道。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现今的涡轮叶片最高的工作温度已达到1400K,而目前制作叶片所使用的合金材料的耐热能力还远未达到这一温度,因此需要发展高效的冷却换热技术来降低叶片表面温度,才能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寿命及工作效率。
当前,关于叶片的冷却技术以及有了长足的进展,在内冷通道中设置扰流肋片是十分有效的措施,通常在壁面添加与冷却气流流向成一定夹角的粗糙肋,以此来产生扰流作用,从而达到强化换热的目的。
随着涡轮叶片冷却技术的发展,涡轮叶片带肋内冷通道的设计越来越普遍,对相关具体型号的涡轮叶片带肋内冷通道的流动换热研究就愈发重要,得到与真实叶片内冷通道流动换热的状态更加接近的实验结果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一直以来的追求。
涡轮叶片内部冷气流动通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相关内冷通道以非规则形状居多,肋片的排布方式更是千差万别,这给模拟真实叶片内部带肋通道的实验研究带来了困难。设计能够方便安装肋片、符合更多型号涡轮叶片的带肋内冷通道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流动换热实验的涡轮叶片带肋内冷通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流动换热实验的涡轮叶片带肋内冷通道,包含基体、封盖、若干弯曲肋、以及若干矩形肋;
所述封盖包含盖板和压板,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和盖板的下表面固连;
所述基体的上表面上设有截面为U型且两端开口的压槽;
所述矩形肋包含固定块和肋片,其中,所述肋片的一端和固定块固连;
所述压槽的底面上设有两端开口的凹槽,且压槽的底面在凹槽的一侧均匀设有若干和所述矩形肋固定块一一对应的固定槽;
所述若干弯曲肋均匀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和所述凹槽的壁面固连;
所述若干矩形肋的固定块一一对应设置在压槽的固定槽中,矩形肋的固定块和所述基体胶连,使得矩形肋的肋片悬空设置在凹槽上;
所述盖板和所述基体上表面固连,使得压板压在压槽底面上、压住各个矩形肋的固定块,形成带肋内冷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流动换热实验的涡轮叶片带肋内冷通道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封盖的盖板采用若干螺栓和基体上表面固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流动换热实验的涡轮叶片带肋内冷通道,对于两端并非完全与通道贴合的肋片,在肋片与通道贴合的一端增加固定板,相较于无固定板的实验肋片,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升实验过程中肋片的安装效率,亦能很好的保障实验通道中气流的流场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基体中设置弯曲肋和矩形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7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洗扫车防尘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