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抢救室用骨折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7068.8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6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 抢救 骨折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抢救室用骨折固定装置,包括环形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一端面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为条形,第二气囊之间相互接触形成一管体,所述管体的通槽与第一气囊上的内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囊的外侧还套接有第一固定框,本装置使用时,先将第一气囊套接在患肢上,再将第一固定框套在第一气囊的外侧,将第二固定框套在管体的外侧,使得患肢上的患部位于第二气囊形成管体的内部,然后转动调节螺丝,通过调节螺丝带动活动板运动,活动板能够挤压第二气囊的一端,最终使得第二气囊与患者的肢体更好的贴合,使得治疗效果不受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折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抢救室用骨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是比较严重的外伤,非常疼痛,因此骨上附着的肌肉会发生痉挛性收缩,或因为肢体本身的重量作用以及原来的重力作用,导致骨折断端错开移位。因为骨折的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就必须借用外部的固定物来维持骨折复位后的正确位置,防止它再移位。常用的外部固定物就是石膏绷带,但这类固定物使用时操作过程复杂,不太适用急诊抢救。
气囊式的固定装置由于使用便捷,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逐步运用于急诊抢救过程中。但是现有的气囊式固定装置一般为圆筒形,固定装置的内径不方便调节,由于不同人的肢体大小不同,且肢体前端的直径与肢体后端的直径一般不同,使得固定装置的内壁有时与患者肢体不能很好的贴合,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急诊抢救室用骨折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抢救室用骨折固定装置,包括环形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一端面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为条形,第二气囊之间相互接触形成一管体,所述管体的通槽与第一气囊上的内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囊的外侧还套接有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由第一固定框主体与第一连接杆组成,其中第一连接杆为条形杆,第一连接杆的两端通过螺丝与第一固定框主体相连接,形成一个正方形的第一固定框,所述管体远离第一气囊一端的外侧还套接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由第二固定框主体与第二连接杆组成,其中第二连接杆为条形杆,第二连接杆的两端通过螺丝与第二固定框主体相连接,形成一个正方形的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上安装有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与第二固定框螺纹连接,调节螺丝位于第二固定框内侧的一端与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调节螺丝的一侧与第二气囊相顶压。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框上还嵌入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第二固定框内侧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插槽的外侧并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调节螺丝靠近活动板的一端连接有圆柱形的卡块,活动板上还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与调节螺丝相适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布扣,所述管体远离第一气囊一端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布扣。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使用时,先将第一气囊套接在患肢上,再将第一固定框套在第一气囊的外侧,将第二固定框套在管体的外侧,使得患肢上的患部位于第二气囊形成管体的内部,然后转动调节螺丝,通过调节螺丝带动活动板运动,活动板能够挤压第二气囊的一端,最终使得第二气囊与患者的肢体更好的贴合,使得治疗效果不受影响。
2、本装置使用,先将第一气囊套接在患肢上,由于第二气囊之间相互分散,穿戴过程中第二气囊不易挤压到患处,使得装置穿戴更加方便,减轻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人民医院,未经宜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7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