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铜线单排退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5708.1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仇胜余;胡伟;许柳文;李文;李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璟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9/573;C21D11/00;C22F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铜线 单排 退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铜线单排退火机,包括放线装置、第一输送轮、退火加热装置、第二输送轮、冷却槽、第三输送轮、第四输送轮和收线装置,冷却槽为竖直放置的狭长型水槽,中间设有隔板隔为两个相连的腔体,冷却槽内部在隔板下方设有第五输送轮,铜线由隔板一侧向下进入冷却槽,并通过第五输送轮从隔板另一侧伸出冷却槽,冷却槽靠上沿侧边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冷却水出水口,冷却水进水口、冷却水出水口分别位于冷却槽腔体两侧,从冷却水出水口到冷却水进水口依次连接有出水管、储液罐、循环泵、进水管。通过冷却液外循环,有效防止了冷却液过热,能够实现在不同的导线直径,线速度下对冷却后铜线温度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线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铜线单排退火机。
背景技术
退火处理是指将材料曝露于高温一段很长时间后,然后再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制程,主要目的是释放应力、增加材料延展性和韧性、产生特殊显微结构等,铜线的生产工艺中,铜线材经过拉制工序后,铜线内部产生了残余内应力,外部表现为铜线变硬、变脆,需要通过必要的热处理工序来消除这种内应力和恢复铜线的综合性能。
这一过程通常就是对铜线进行退火处理,具体做法是通过热管加热、接促式传输大电流加热、感应加热等将铜线加热到550℃左右,再经过水冷却后,完成铜线软化过程的办法来达到退火目的,冷却后的铜线温度取决于导线的直径,线速度,冷却水的温度以及冷却段的长度。通常铜线退火机的冷却水槽没有调节功能,所以面对不同的导线直径,线速度的时候冷却后的铜线温度无法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对无法控制冷却后的铜线温度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铜线单排退火机,能够根据不同的导线直径,线速度实现对冷却后铜线温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铜线单排退火机,包括放线装置、第一输送轮、退火加热装置、第二输送轮、冷却槽、第三输送轮、第四输送轮和收线装置,铜线从所述放线装置开始依次经过第一输送轮、退火加热装置、第二输送轮、冷却槽、第三输送轮、第四输送轮,最终连接至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为竖直放置的狭长型水槽,中间设有隔板隔为两个相连的腔体,所述冷却槽内部在所述隔板下方设有第五输送轮,所述铜线由所述隔板一侧向下进入所述冷却槽,并通过所述第五输送轮从所述隔板另一侧伸出所述冷却槽,所述冷却槽靠上沿侧边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冷却水出水口,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冷却水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却槽腔体两侧,从所述冷却水出水口到冷却水进水口依次连接有出水管、储液罐、循环泵、进水管。
进一步地,为了控制储液罐中冷却水温度保持与铜线降温后的预设温度保持一致,所述出水管上有一段为鳍片管,并在所述鳍片管旁设有变频风扇,所述储液罐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当储液罐内冷却水温度高于铜线预设温度,则开启变频风扇,迅速带走通过鳍片管的冷却液的热量,温差越大变频风扇风量越大。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冷却过程中杂质对附着于铜线,所述储液罐内设有可更换的滤料层,滤料层可以有效吸附冷却液中的杂质及拉丝过程中带出来的润滑油脂,保证了冷却液的清洁度。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配有变频器,当遇到较粗铜线、或者较快防线速度时,循环泵可以通过提高循环流量,保证铜线冷却温度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槽为竖直放置的狭长型水槽并设置了隔板,和第五输送轮,节约了空间并增加了铜线冷却通道的长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泵将冷却液设置了一个外循环回路,并增加了鳍片管和变频风扇,由储液罐中的温度传感器精准控制循环水进入冷却槽的温度,由于冷却通道足够长,进水口的温度即为铜线冷却后的温度,并从进水口到出水口这段冷却水的温度呈逐渐升高的状态,即铜线进入冷却液后温度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提高了铜线退火后冷却的温度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璟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盐城璟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5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合衬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真空吸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