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热交换芯体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4740.8 | 申请日: | 2019-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3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伟;徐国军;郑斌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百立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热交换芯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新风系统的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放置有工件,所述机架上则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工件的固定模块,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检测空腔,所述检测空腔的一端与所述工件的进风道相连通,所述检测空腔的另一端则连接到进气模块,所述固定模块上则安装有用于封堵工件的出风道的固定压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便于工人对全热交换芯体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热交换芯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风系统中,全热交换芯体是一个重要的零部件,每个全热交换芯体正反面都设有进行热交换的风道,其中一面为进风道,一面是出风道,进风道和出风道呈“S”形,且方向相反设置。
在产品工作过程中,室内排风和新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全热交换芯体,而由于两股气流存在温差和蒸汽分压差,则两股气流在通过全热交换芯体时,会在内部的全热交换纸处进行热交换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当全热交换器在夏季运行时,新风将温度传递给排风,从而获得凉爽的新风;当全热交换器在冬天运行时,新风从排风中获得热量,从而获得温暖的新风。而现在影响全热交换芯体质量的一大原因就是气密性不佳,因此在全热交换芯体出厂前均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86564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包含盖板、芯片、固定杆、密封棉,整个芯体是由若干芯片以及盖板叠加并用固定杆串接而成,芯体底部利用密封棉密封粘贴;所述的芯片包含ABS框架、高性能热交换纸,ABS框架、高性能热交换纸之间利用粘接固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新风系统对于全热交换芯体的气密封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对全热交换芯体进行气密性检查,上述全热交换芯体的气密性一般通过人工将工件放在水中,然后向工件内充气,观察工件外表面的气泡产生情况。此种气密性检查方式需要将工件取出后烘干,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更便于工人对全热交换芯体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芯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其具有更便于工人对全热交换芯体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全热交换芯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放置有工件,所述机架上则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工件的固定模块,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检测空腔,所述检测空腔的一端与所述工件的进风道相连通,所述检测空腔的另一端则连接到进气模块,所述固定模块上则安装有用于封堵工件的出风道的固定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测的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并通过固定模块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在此过程中,固定模块会带动固定压板将工件的出风道进行封堵密封。随后启动进气模块,向检测空腔内输入高压空气,高压空气通过进风道进入工件内。由于进风道除了与检测空腔相连的部分,别的部分均被工作台的台面封堵密封,而工件的出风道则被固定压板密封,则一旦工件存在泄漏的点,高压空气就会泄漏,工人可以以此判断该工件的气密性。由于工件的气密性检测随时可测,测试完成后可立刻取下,不需要额外的程序,从而简化了工件的检漏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模块包括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下方的地面上的气泵,所述气泵上连接有进气流道,所述进气流道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连接有三通进气阀,所述三通进气阀远离所述进气流道的一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所述检测空腔相连通;所述三通进气阀上还连接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远离所述三通进气阀的一端贯穿所述工作台的周侧壁并与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外侧壁上的气压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百立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百立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4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操作终端
- 下一篇: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外壳





